【古诗文阅读】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阅读答案及赏析

2022-07-19 23:12: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文阅读】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
刘禹锡,古诗文,阅读,乐天,赏析

【古诗文阅读】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阅读答案及赏析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注①炙:艾制,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②?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 1.诗中叙述了怎样的老年状况?请简要分析。(5分)

2.本诗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用到了“树”的意象,作用是否相同?请结合相关语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诗中叙述了老年苦况令人怜悯:体瘦、发稀、眼昏、病多,无法读书,经常针灸。诗中也指出值得自豪自傲的长处:阅历丰富,对社会、人心有了更深的了解;细细思量,对一切都能释然。

2.相同。都以树为喻,传达出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酬》诗中以“病树”比喻自己,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对世事变迁和仕宦沉浮,表达出豁达的襟怀。本诗用“桑榆”比喻晚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太阳折射出的晚霞还可以照满天空;表达了对生死问题清醒乐观的认识。 简析

作者此诗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桑榆虽晚,还能放射出满天灿烂的霞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深为人们


赞赏,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这首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bd44a75df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