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读者》阅读指导一

2022-03-29 02:1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寄小读者》阅读指导一》,欢迎阅读!
读者,指导,阅读



先锋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用表



年级: 学科: 享受阅读 主备: 执教: 2011 教学内容(课时) 《寄小读者》阅读指导一

11 1、由浅入深的把握文章主题,领悟冰心的博爱思想。

2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心理,注重阅读体验,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教学目标 3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所配的照片和冰心的话语,体会冰心爱儿童、

爱生活的情感。

4根据相关提示,适当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选读《寄小读者》系列作品。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含板书设计)

调整修改

一、阅读《寄小读者》前言,了解冰心和她的作品。 二、阅读《寄小读者》通讯十七P62 1、作者是在什么地方发现蒲公英的?

2、看到满地闪烁的蒲公英,作者想到了一件什么事?读23两小节,文中提到大家欢笑,那么大家为什么欢笑?

3、如何理解我不是为女王加冕,竟是为蒲公英加冕了?而在这之前,一般人对蒲公英的感情是什么?

4、作者在这件事中发现了蒲公英哪些不平凡之处?

①、竟与梅菊一样耐寒 ②、她在美人头上照耀了几点钟

5、文章第5节还提到了其他花,作者对它们抱有怎样的情感? 有时 忧来无方时 心情怡悦时 玫瑰 桂花 菊花

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候给作者带来不同的感受,说明了什么?

一花有一花的价值,蒲公英也与梅花、桂花、菊花一样有她的价值,而到底哪一种花更招人喜欢,还要看人的心情。 就阅读内容提问题讨论。

6探究阅读,把握主题。那么作者是不是对蒲公英情有独钟呢? 我不曾偏爱她,我对于花卉是普遍的爱怜 7、作者由蒲公英悟出了什么人生道理?

万物相衬托,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 8、作者觉得抱有怎样的心态才能感悟到这个哲理? 心如水处处相平,将博爱的极端翻成淡漠 9、领悟博爱。结合背景资料强化主题






我小时曾为一头折足的蟋蟀流泪,为一只受伤的黄雀呜咽;我小时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 通信二

我爱听碎雪和微雨,我爱看明月和星辰,……我的心,我不知怎样形容它,它如蛾出茧,如鹰翔空…… 通信十三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也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得悲凉。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10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通过冰心的指导你以一颗博爱的心感受一下我们的周围,你发现了什么? 11、小结: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三、阅读《再寄小读者》通讯一P110 (一)课题质疑,介绍写作背景

1.我们知道冰心是我国著名的大作家。她一生钟爱儿童教育事业,有大量的“为儿童而写”的作品。她写过一篇诗歌《别踩了这朵花》我们再来学习她的另一篇不同体裁的作品《再寄小读者》。

2“再”说明这不是第一次,那这是第几次?第一次是什么时候? “寄”,一般是指给别人写信时用的字,那本文是不是一篇书信呢?

3.教师借机介绍《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的写作背景。

4.教师介绍何为“通讯”。本文是书信形式的通讯,但与书信有区别:通讯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是面向大众的。而书信一般是写信人与收信人双方之间的交流。本文是《再寄小读者》的第一篇。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默读课文,说一说你从这篇通讯中读出了什么内容? 5.全班交流。

6.引导学生将作者谈到的内容进行归纳。

想起把听到的、看到的、把祖国的变迁向你们倾诉 —— 和平、幸福的生活告诉你们

(三)品词析句,体会文章意蕴。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你认为冰心奶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通讯的?”引导学生用文本中的具体语句作为支撑来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的感受。

2可小组内先讨论,再在全部交流。感悟作者写这篇通讯所要表达的意思。 预设:

“我又极其真切、极其炽热地想起你们来了。”

(说明作者非常喜欢儿童,与儿童们的关系近、感情深。)

“我似乎看见了你们漆黑发光的大眼睛,笑嘻嘻的通红而略带腼腆的小脸。”






(作者喜欢儿童,是因为儿童可爱,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者给孩子们写信,正是要表达这种心情。)

“自从决心再给你们写通讯,我好几夜不能安眠。” (这句话充分流露出了作者为儿童写通讯前的兴奋、激动的心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爱孩子们,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急于把这么多年来的见闻和想法,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告诉孩子们,让孩子们早一点感受到祖国的变化,从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我鼻子里有点儿发辣、眼睛里有点儿发酸,但我绝不是难过。” (作者回顾了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及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时间百感交集表达了她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

3.对待课文所配的照片和冰心的话语,引导学生把它们当成重要的信息去看待,以便加深地作者及文本情感的理解。 4.总结归纳:

冰心奶奶以书信形式的通讯与小朋友们进行交流,介绍了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劳动者和平幸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冰心奶奶而爱儿童、热爱生活的美好心灵。

5.加强朗读指导,及时地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情感反复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知道学生要带有“作者”的情感去读,让听的学生以“听众”的心态去倾听。

(四)拓展延伸

阅读《再寄小读者》的其它篇目。 板书设计 再寄小读者

炽热地想起你们

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想你们倾吐 把祖国的变迁兴奋的生活告诉你们

教后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c1eee2d647d27284b7351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