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欺欺人的典故 [自欺欺人典故]

2022-08-21 14:1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欺欺人的典故 [自欺欺人典故]》,欢迎阅读!
典故,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的典故 [自欺欺人典故]

春秋时候,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释义]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骗别人。形容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

[语出] 宋·朱熹《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也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近义] 掩耳盗铃 掩人耳目 [反义] 实事求是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与“掩耳盗铃”有别:~是直陈性的;“掩耳盗铃”是比喻性的。

1.这种心理如果不是由自卑产生的心虚,也是建立在虚幻基础上的自慰式的自欺欺人,这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会遮蔽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夜郎自大,盲目地排斥国外现代性的经验,与世隔绝。

2.无论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实事求是,不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3.后现代主义者批判它有所偏袒,自欺欺人,最终导致了西方文明最为诟病之处。 4.我们故作姿态,我们自以为很重要,我们自欺欺人地认定人类在宇宙中的特权地位,这一切都被这个白光中的小点推翻了。

5.我想告诉每个人我感到多么孤单,但我只是伪装自己很坚强。我只是在自欺欺人。


6.在病房里装模作样的人,以为会不治而愈,其实是不可救药,他这仅仅是自欺欺人罢了。

7.包装再美,再标上正宗二字,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8.这件事早已是家喻户晓了,而你还在掩耳盗铃,岂不是自欺欺人。

9.如果我们只是单单听道,而不尽量照着所听到的去做的话,就是在自欺欺人。 10.这种望梅止渴的办法,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11.公司一方面说要增进员工福利,一方面却又大幅裁员,简直就是自欺欺人。 12.我认为你可能已经有答案了,但你居然还敢在这里自欺欺人…请不要再瞎扔石头乱说话了!

13.主观让我们失去了对事情正确的判断,于是我们开始逃避,借口用来遮掩的同时也自欺欺人。

14.假使她们真知道立国数千年的大中华民国的国民,往往有自欺欺人的不治之症,那可真是没有面子了。

15.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地在铺满火药的鲜花草坪上侥幸生活。要避免“亡羊”之痛,我们就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切不可大意麻痹,掉以轻心。

16.有些人确实喜欢自欺欺人,用假象来麻醉自己。

17.一个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人不仅会受到世人的谴责,也会承受自己内心的谴责。 18.尤其,主政者主导的国家政策更不能没有红线,必须趋吉避凶,造福禳祸,不可"自欺欺人",陷国家于危境死地。

19.如今他已经知道人总是自欺欺人,他懂得人的虚荣心有多么惊人。 20.撒谎不算本事,如果能自欺欺人就更完美了。

21.爱一个人就是明知不可却不断重复致命的错误,倾诉你的情感与思念,倾诉你对他的珍惜与依恋,并且自欺欺人地相信他没有一般男性的浅薄与无聊。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c1f3c9f58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