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调查报告

2022-04-04 15:1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明节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清明节,调查报告

清明节的调查报告

清明节的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目的: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节总是在公历44日、45日、46日三天中的一天。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传统清明与现代清明有什么变化?

调查方式:实地查访,网上查询资料,调查问卷。 调查结果:

现代清明节只作为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只知道这一天是祭祖、扫墓,缅怀先人的日子。很少有人知道在古代清明节不单单只是清明节吧。在古代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伤,更有万众踏青、郊游等种种活动。值得一体的还有一个已经失传的节--寒食节。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传说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习俗也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清明节与原本意义的寒食节在习俗内容上共同之处并不显著,二者主要的联系有两点:一是时间相连,二是都有怀念、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这两点联系最终使清明节置代或兼并了寒食节。那么在古代清明节都有哪些值得一提的活动呢? 一、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的习俗逐渐重合,寒食节的一些特色美食也流传下来。所以清明节也成了一个“美食节”。

二、古代的女子不像如今女子一般,她们平时不能出门,不能随便抛头露面,正所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清明节这天的祭祖、踏青是古代女子出门的好时节,她们在这一天会精心打扮,早早出门去祭奠先人,然后就踏青游玩,于是,便有了“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这个说法。

三、古代清明节也放假,在隋唐之前,人们重寒食、轻清明。到唐玄宗时,将清明节扫墓正式编入礼典,属当时的“五礼”之一,清明节的地位因此得到抬升,清明假期与寒食节连在一起,成为当年继元宵假期之后春天里的“小长


假”。 唐朝的节假日是这么安排的:“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到清明四日,八月十五、夏至及腊日各三日”。意思就是:元旦和冬至两个节日,各放假7;清明和寒食节连在一起,放假4;夏至、中秋节和腊日(腊八)各位放假3天。 四、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五、放风筝,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把自己知道的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希望带走所有的秽气,带来好运。

六、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古代清明节里的一些活动在现代清明节已经找不到了,不过清明节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最重要的确是传承下来了,每年的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进行一系列祭祖、扫墓,缅怀先人的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c351d778d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