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击鼓

2022-04-01 14:1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击鼓》,欢迎阅读!
击鼓,诗经

击鼓

题解:征夫的内心情怀 【原文】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③,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

镗:击鼓的声音。 兵:刀枪等武器。

土国:国中挑填混土的工作。 孙子仲:人名,统兵的主帅。 平:和好。

爱:语气助同,没有实义。 契阔:离散聚合。 成说:预先约定的话。 于嗟:感慨词。阔:远离、 洵:远。 【译文】

战鼓敲得咚咚响,奔腾跳跃练刀枪。国人挑土修漕城,我独南行上沙场。 跟随将军孙子钟,联合陈国与宋国。不许我们回家乡,忧愁痛苦满心伤。 哪里是我栖身处?哪里丧失我的马?让我哪里去寻找?在那山坡树林下。 生离死别好凄苦,先前与你有誓言。紧紧拉着你的手,与你偕老到白头。 可叹远隔千万里,想要生还难上难。可叹生死长别离,山盟海誓成空谈。 【赏析】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诗经中可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媲美。一个是庶民对妻子的誓言,一个是庶民对心仪女子的求爱,一个忧伤一个愉悦,都是非常朴直的表达。先秦的人活得更亲近自然,更天性,快乐了唱不快乐也唱。中国最早的诗歌不是写在纸上四平八稳的,都是唱出来的。飞流直下的跌宕起伏,珠玉落银盘的清脆响亮。

但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怎及死生契阔〞苍凉沉郁?在那首诗里,与伊人即使对面相隔,也只是凡尘的一条河,只要有勇气,还是可以渡过河洲去试着亲近心上人的。

世事在生死之间时,人即使身不由己也还有一丝转圜和补救的余地,然而一旦生死相隔,即使有再大的愿心也无能为力了。《击鼓》传达的就是这种生死相隔的无可奈何。

男女相悦是如此天经地义。一棵树上不可能只结甜而大的果子,也有干瘪酸涩的,因此无论喜悦悲哀都要学会顺然承受。

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击鼓其镗,踊跃用兵。一场战争打响,他是主战国队伍里的一个小兵,踏上茫茫征途。无能为力。每个人都无法逃脱,从将领到士兵,所有人都是受害人,背井离乡,辞别家人,放逐到千里之外,而死亡,那本就不能确定何时出现的流星,在战场上,更不知何时陨落。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如何的依依不舍的离去,你能够了解吗,我非常羡慕那些能为我们的王挖土筑城的人。他们确实是非常辛苦,但是当他们做工做到夜晚,非常劳累的时候能够回家。

即使即使,每天吃的只是野菜粗粮,那晚野菜汤也是一家人一起用力的,熬出这碗汤,然后耐心的煨着,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点着烛火等着他回来。 而我必须,要远涉千里去赴那死亡的盛宴。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当我们不能回头的时候,只能继续往前走。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此的眷恋人世,即使它百般疮痍。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现在请你原谅我,无法做到这誓言。生死的距离太遥远,我们别离太长久,不是我不想遵守誓约。

《击鼓》的忧伤弥漫了整部《诗经》,卫国的风,千年不息的吹,吹红了我们的眼睛。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似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在,我伸出手的时候,我可以看见你同时伸出的手吗?不要早一步,也不要晚一步。这人世最甜蜜最苍凉的誓言,你愿意同我一起尽心去完成吗?

不奢望做得了主,只是卑微地希望尽些人事——曾与你指尖相碰,也好过一无所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c83f011ab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