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诵读:牧童_鄂教版

2022-05-22 12:5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诵读:牧童_鄂教版》,欢迎阅读!
牧童,诵读,语文教案,古诗,年级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牧童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

童年趣事分享导入(童年故事汇)

同学们说一些关于自己的童年故事

教师总结:童年是首动听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更是一首诗 (板书课题:牧童)

大家看一看课本,这首诗是哪位是人写的?(出示吕岩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

1、大声的 自由朗读。请学同学朗读

2、强调读诗要注意韵律、节奏。要学生画出节奏 在黑板上展示正确的节奏,再次朗读。(再次大声朗读) 3、教师作朗读示范。

(要求:请同学们闭上双眼,静静地听老师朗读,并说说你从朗读中看了怎样的画面) 三、理解课文

1)当有同学说到广阔的草原时,ppt出示“草铺横野六七里”的诗句,题问从哪里看出草原的广阔。(找准诗眼)

2)六七里真的只有六七里吗? (六七里是虚指,强调草原的广阔) 3)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牧童会做些什么呢?(引出下一句) 牧童的笛声课调皮了,大家把“笛弄晚风三四声”再读一读,哪个字最能体现着风的调皮。(“弄”字)

1 / 2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三四(虚指笛声时断时续),说到虚指,还有那一句是和这一句也是同样的 出示两句诗,体会两个虚指的词(两次互换位置)

4)总结前两句诗的学习方法

(5)自己分析下面两句诗,说一说你的理解 6)重点解读卧,为什么用“卧”

7)诗人正在经历着战争、诗人笔下的牧童啊蓑衣也没有脱,就卧在广阔的草原上,这说明什么?总结本首诗的中心思想(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

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8)、再读一遍这首诗,要读出牧童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作业:

背诵这首,收集我们学过的有关牧童的诗 四、板书设计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c8c4d7ba1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