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如何对待撒谎的孩子

2022-12-31 11:30: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教师如何对待撒谎的孩子》,欢迎阅读!
撒谎,幼儿园,对待,教师,孩子

幼儿园教师如何对待撒谎的孩子

在幼儿园里,经常会见到家长来幼儿园问老师:我家宝宝昨天在幼儿园是不是被***负了?我们宝宝说***昨天打了他!

多年来,有一件事一直让我记忆犹新。孩子的一句谎话,让我好尴尬。有一次,我同事的儿子回家告诉她说:“王老师今天把我的饭碗端掉了,不给我吃饭,还让我站到厕所里。第二天,我同事问我, 昨天,我儿子吃饭时是不是不乖啊?”我回想了一下,说:“没有啊!”接着她便没多问下去。孩子挺乖我也就没当回事。第二天另一位同事,也来问我:***儿子是不是不乖啊?咦,奇怪了!“你们怎么都这么问我,到底什么事啊?”“孩子回家说你把他的饭碗端掉了,不给他吃饭,还让他站在厕所里……”晕!“那天他吃饭时把汤打翻了,汤水流到了裤子上,我就让他到厕所里用湿毛巾把裤子擦干净。”瞧!孩子的一句谎话,好心变坏事了,还差点造成了一场误会。幸亏是同事可以挑明,如果与家长的话就难辨了。

学前阶段是人生发展的早期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非常迅速的,高速发展的儿童心理总体上呈现出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体系的发展趋势。在学前阶段,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逐渐发生,陆续出现,开始达到基本齐全,并且从混沌笼统逐渐到分化与明确,逐渐形成复杂和多样化的心理活动,儿童心理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不断增长。可以说,幼儿说谎现象的出现,也是幼儿心理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因此,作为幼儿老师,发现幼儿有说谎现象时不必大惊小怪,如临大敌一般。当然,也决不能掉以轻心、听之任之,任凭幼儿的说谎行为自由发展下去。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首先应弄清楚造成幼儿说谎的真正原因,区分出幼儿是有意说谎,还是无意说谎,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帮助幼儿。

幼儿由于心理发展水平所限,常常不能区分真与假,不能区分愿望与现实,这就会导致幼儿无意中出现说谎的行为。当然,幼儿也会由于想要得到表扬,或害怕受到批评,或想要推诿责任而出现有意说谎的行为。因此,当幼儿出现说谎行为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当分析清楚导致幼儿说谎的真正原因,区分出这种说谎是属于假想的、无意识的说谎,还是属于有意的说谎。如果属于前一种说谎,教师就应当帮助幼儿弄清楚真与假、愿望与事实的区别,从而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如果是有意说谎,我们老师应当深入探究导致幼儿说谎的各种原因,只有弄清楚幼儿说谎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针对不同情况,帮助幼儿明辨是非,改正说谎的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c9247b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0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