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伦理关系

2023-01-12 22:2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伦理关系》,欢迎阅读!
伦理,关系

论伦理关系

伦理关系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思想相互作用的一种社会关系,它以主观认识为基础。对于这种关系,古代儒家有“五伦”之说,即父子伦、君臣伦、夫妇伦、长幼伦、朋友伦。作为伦理道德之本,仁、义、礼、智、信被儒家推崇为基本内容。仁、义就是儒家伦理范畴。 儒家讲究人性善,追求天下大同。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仁由己”。仁德是出自内心的,只要发扬人的天赋本性,仁德就会随之而来。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能恪守仁德。正因如此,仁者受人尊敬,也使得一些企业愿意选择以仁德为核心的经营方式,利用道德标准将产品进行高价销售。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原始时代,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迈入了崭新的现代文明——即当代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社会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异质性,多元性。社会生活日益丰富,我们更加依赖科技网络等手段来获取知识,也让传统的伦理道德在现实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哲学虽然并非是人们直接所能触及的领域,但是却关系到了人们的根本性的问题。孔子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只有具备了相关的知识,才可以谈论死亡的问题。孔子一直秉承着一种批判精神,他的论述带有批判的色彩,有时甚至将矛头指向了他的时代。当时的诸侯大国分为两个阵营,以齐桓公为首的一方以周礼为圭臬,以维护周王朝的利益为宗旨;而以楚庄王为首的一方则倡导的是依靠个人的



- 1 -


才能和勇气在乱世中脱颖而出,依靠奋斗和努力达到目标。孔子赞成其前者,但并不认为后者是正确的,他认为那些统治者的行为与目标恰恰相反。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墨子和杨朱都认为人人皆有贵贱之分,何人都应该平等地对待别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是十分重要的伦理观点。墨子在他的《墨子》一书中提到“兼相爱,交相利”这样的主张,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伦理思想,也是最早提出的社会平等和人民利益的观点。在西方古代的伦理学家中,孟子的伦理学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他的伦理思想被称为“亚圣”孟子坚持“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并且把人的善良天性看做是一切道德的基础。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c97d4972f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