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陈子龙及其诗歌

2022-08-01 09:1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陈子龙及其诗歌》,欢迎阅读!
子龙,诗歌,及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论陈子龙及其诗歌

作者:金榕

来源:《牡丹》2019年第02

陈子龙不仅是明清交替时期一位不屈的抗清勇士,而且在当时的文坛上颇有名望。他的诗歌创作大都面对现实有感而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陈子龙的诗歌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热诚关注,回荡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体现出诗人的高尚人格。

明清之际,是一个历史大动荡、社会大变动的时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这一时期的诗歌多侧面地展示了明清易代之际的社会历史,集中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群体情感,是明代诗坛上写实尚真、忧时托志精神的最后一个高峰。陈子龙作为该时期一位不屈的抗清勇士,在当时的文坛上颇有名望。他特别强调文学创作的社会意义,以忧时托志诗之本

陈子龙,字卧子,一字懋中,又字人中,号轶符。他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虽然接受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有着复古的思想和主张,但陈子龙作为明诗殿军,是结束明代复古派诗歌创作的最后一个大诗人,也是开创清初诗歌抒写性情、反映现实新风较早的一个大诗人。

以崇祯十二年为界,陈子龙的一生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是读书、以文会友时期。在这期间,他积极地参加科举考试,并于崇祯二年,与李雯、徐孚远等共结几社。陈子龙接受了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以先秦汉魏六朝初盛唐为师,批判诗文创作中的理性化俗化倾向,以复兴古学为己任。陈子龙对前后七子深表仰慕之情,其于嘉靖十年所作的《嘉靖五子诗》小序云:白云楼在刑部中,即嘉靖时王、李诸子游息之地也。风流邈缅,迨将百年。瞻眺之余,每增寤叹,遂作《五子诗》。敢云对扬前哲,聊以寄我延伫云耳。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在为李雯《仿佛楼诗稿》写的序言中,陈子龙自称:盖予幼时,既好秦汉间文,于诗则喜建安以前。然私意彼其人即已邈远,非可学而至。及得北地、琅琊集读之,观其拟议之章,沨沨然何其似古人也。因念此二三君子者去我世不远,竭我才以从事焉,何遽不若彼。从中可以看出,陈子龙是以学习前后七子、以其承继者而自期。他与几社成员李雯、宋征舆等合选的《皇明诗选》《唐诗选》诗选作品,就是来贯彻其诗论主张的。这些选本中选录前后七子的作品最多,而茶陵派、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等其他作家流派的作品选录极少。这些都明确体现了陈子龙继承前后七子、重倡复古主义的文学主张。

与此相应,陈子龙在这一时期的创作,拟古的痕迹也较为明显,如《拟古诗(上山采蘼芜以下五首)》《拟公宴诗八首》《拟古诗十九首》等,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这些诗歌的拟古倾向。这些拟古之作,大都只是追求表面形式,嚴重地脱离社会现实生活,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大都是不足取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cbd51d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d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