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18套期末模拟卷】湖北省恩施州2021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2-07-05 11:39: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加18套期末模拟卷】湖北省恩施州2021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欢迎阅读!
恩施州,期末,湖北省,模拟试卷,解析

湖北省恩施州2021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aba中再加少量二氧化锰,b中再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将药品分别加热到完全反应,则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其中相对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1ab是两种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其中a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b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b中高锰酸钾加热的条件下也会生成氧气,生成的二氧化锰对b中氯酸钾起到催化作用,a中二氧化锰只起催化作用,不会产生氧气,因而a产生的氧气比b少;

2)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加热先得到氧气,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加热后得到氧气,据此思路进行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 ab产生的氧气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ab产生的氧气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 a产生的氧气比b多,故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a产生的氧气比b少,a先得到氧气,b后得到氧气,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该题为图像题,解题关键是:首先,把握催化剂的特点是只改变反应的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其次,认真审题,把握图像的变化趋势,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起点、转折的位置,横纵坐标数值。 2.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如果火势较大,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B.高楼住宅发生火灾,可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C.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室内放一盆水,防止CO中毒 【答案】A


【详解】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过滤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另外,烟一般往高处飘,烟大,视线较差,所以应该蹲下靠近地面或沿着墙壁跑离着火区域,A表达正确,符合题意;

B、高楼发生火灾时,线路容易烧毁,断电,乘坐电梯容易触电,而且会因为停电困在电梯中,对人安全不利,故高楼住宅发生火灾,不能使用电梯逃生,不符合题意;

C、着火点是一个固定的数值,用水灭火,可以将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但是不能降低着火点,不符合题意; DCO难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在室内放一盆水无法防止CO中毒,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可能只有氢气 C.一定有甲烷 【答案】D

【详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加入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A错误。 B、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可能是甲烷,B错误。

C、氢气燃烧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含有甲烷,C错误。

D、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D正确。 故选:D

42010 2 19 日德国重粒子研究中心宣布原子序数为 112 号的元素 符号为 Cn,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1.下列有 112 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 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165 C.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 112 D.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12 【答案】D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B.一定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详解】A、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得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2;故A错误; 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2;故B错误; C、根据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12=165;故C错误; D、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得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的知识的理解与在解题中的应用。

5.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其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Mg+O2

点燃

MgO2 化合反应

CaCO3B

高温

CaO+CO2 分解反应

CCu+2HC1=CuCl2+H2 置换反应 DS+O2

点燃

SO2 氧化反应

【答案】B

【详解】A、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化学方程式生成物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点燃

2MgO,故选项错误;

CaCO3B、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C、铜与稀盐酸不能反应,故选项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误; 故选:B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高温

CaO+CO2,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

点燃

SO2,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错

B.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d5aa007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