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设计:《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 教案

2023-02-08 05:0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教学设计:《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 教案》,欢迎阅读!
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教案,小学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 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 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借助注释借助插图等方法指导学生自主理解课文的意思。

4.体会通过具体事例写人物高尚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从故事中学习人物的高贵品质,学习通过事例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讲授法、引导法”等,学生通过朗读和同桌合作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勤奋好学的孩子,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吗?(指名间答)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 18课文言文二则中的一个小故事《囊萤夜读》,再来认识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课件出示课题:囊萤夜读)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3.老师指导“囊、萤”这两个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4.学生在练字本上练写这两个生字,每个生字写两遍。 5.同学们再读课题,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原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情况,老师评价

3.同学们,现在老师来范读课文,请你们认真听,注意老师朗读时的停顿。同学们,朗读文言文有哪些要点?

预设:一是语速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三是字正腔圆。 (课件出示课文停顿)

囊莹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练囊//数十营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4.学生模仿老师自由练读,然后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5.检查练读情况。 (1)指名读、赛读。 (2)齐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相信大家对这篇文章已有初步的理解,但这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同学们回顾一下以前我们理解古文常用的是什么方法?(指名说)(板书:借助注释、借助插图)

2.同学们,请借助这些方法自主学习课文,(课件出示阅读提示:默读古文,借助注释或插图,先想一想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同桌之间讨论,互相说说对古文的理解。

3.汇报交流指名说一说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其他学生补充。四、研读古文学习写法

1.同学们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2(指名说) 1:我知道了车胤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他总是勤奋学习。生 2:我感受到车胤勤奋刻苦,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3.过渡:同学们真会读书,读出了自己独到的感受,读出了一个刻苦学习的车胤,读出了一个坚持不懈的车胤,那么课文是如何写出车胤这个人物特点的呢?

4.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___”画出来。(出示:原文)

生答: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齐读这句话。围绕这句话作者又具体写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来,用“_”标出。指名回答。

5.请国学们再来读一读第一句话和后面的一句话,思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指生回答:(相机板书:概括、具体) 五、指导背诵

1.老师先来帮帮你们(出示:胤儿__________________。家贫_________ ,夏月则_________ 以照书,_________焉。看,有些文字藏起来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指名背诵,师生评价。

2.瞧,这些文字全消失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自己试着找一找,背一背。

(1)指名背诵,师生评价。 (2)全班齐背。

3.小结:你们朗朗的书声清脆悦耳,此时此刻,我深信这个小故事已深深地印在你们的心中,同学们,美好的东西要分享,回家把这个小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听好吗?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课下请你们走进《晋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d65cd3a6f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