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讲解《赠汪伦》

2022-11-25 20:1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讲解《赠汪伦》》,欢迎阅读!
汪伦,讲解

微讲解《赠汪伦》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同学们,很高兴我们相约在《好诗咏相传》的课堂。 离别总是让人伤感,但有一首诗,它和一般的离别诗表达不舍别情的情感不一样,它是发自内心的赞颂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它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播放《赠汪伦》吟唱)

《赠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州(今安徽省泾县)时写给汪伦的一首赠别诗。当时的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十分钦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于是就写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楼。李白欣然而往。到了泾州,李白既没有看到十里桃花灿烂映天,也没有看到万家酒楼生意兴隆,就问汪伦桃园酒楼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是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水十里长;万是酒楼主人的姓氏,所以这家酒楼就叫做万里酒楼,并没有万家酒店。”李白一听,哈哈大笑,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被汪伦的真诚所打动,和他成了至交好友。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所以我们要用真诚轻快的语调来吟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诗是怎么吟唱的吧。

诗歌的第一句“李白/乘舟将欲行”,起笔平和,不动声色地就说出了李白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随意自在神态,吟诵的时候要语调平和。注意“白” “欲”是一个入声字,所以要读的很短促。 第二句“忽闻/岸上踏歌声”,忽然听到热情爽朗的踏着节拍和歌而唱的声音,李白就知道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里就产生了小问题了:李白离开这里之前,难道没有跟汪伦道别?小船已经“将欲行”,岸上的踏歌声是“忽然间”听到的。也就是说,本来就是不辞而别,这也是李白的性格使然。但是汪伦不知从何处得到了李白即将离去的消息,匆忙赶来,又唯恐小船已经离岸,于是踏歌而至,人未到声先到。所以用一个“忽”字表现汪伦的到来,确实是出乎意料的。吟诵时,把握好 “忽”这个入声字,读出友人不期而至带来的突如其来的感动。所以这句诗歌的吟诵一定要快一些,以表现这种出乎意料的“忽”。 第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因为前面讲了那个潭叫做桃花潭,所以吟诵时“桃花潭水”四个字中间不能有停顿,大家要注意。另外要注意的是,“深千尺”的吟诵,声音不要高上去,因为这里不是表示位置高,而是表示水深,所以“深”的吟诵声音要深沉一些,“千尺”的吟诵声音要稍微夸张一些,毕竟,里用的是夸张的手法来表现潭水的深度。最关键是这里越深,后面的情感就越充分。

最后一句“不及/汪伦送我情”。前面有千尺之深的桃花潭都比不上汪伦为


我送别的情分。“不、及”二字都是入声字,“不”不仅要发音紧凑,而且要声音有力度。“及”字则可以稍稍拖长,来强调比不上。这样才能突出千尺深的桃花潭水也比不上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深情厚谊。“送我情”三个字可以稍微拖长以给人结束感。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对比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d6da45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