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小学生放学后教育环境的建议

2022-07-11 11:41:4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优化小学生放学后教育环境的建议》,欢迎阅读!
放学,小学生,优化,建议,环境

关于优化小学生放学后教育环境的建议

西安是教育大市,基础教育历史深厚,教育质量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随着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我市的经济文化建设必将会有跨越式的发展。近几年大部分城区无论是教育的基础设施,还是考试升学率都有了较快的发展。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得超过六小时,整个市区小学生较早放学后的教育环境错综复杂,放学后学生流向复杂多样,必然会产生较多社会性问题!

一、现状分析

目前西安市共有小学生59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19万人,西安多数上班族正常下班时间在17:3018:00之间,小学生16时左右放学,导致这段时间孩子无人看管,流向复杂多样。一些跟随父母去商铺,相当一部分流入社会托管场所,而一些无家长接管的流入社会游戏、娱乐场所,受到不良社会的影响。为优化小学生放学后教育环境,2017年西安市政府发布《西安市实行小学“弹性离校”试点工作方案》60所小学先行试点。

二、存在问题

目前,从小学生的放学流向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相当部分学生流入社会托管场所,而其中未在政府部门备案


的大量存在,这些机构多以盈利为目的,多办在小区私人家中或将租赁的场所临时加以改造,安全措施及教育不到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有许多托管机构的资质没有明确标准,教师有无教师资格证?食品安全是否得到保证?相应证件是否要办?这种“类学校教育”的知识传授辅导班,教育内容单一、教养课程缺失,并不受孩子欢迎。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构成人类的全教育。别林斯基说过:创造人的是自然世界,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因此政府要大力拓展社会课外教育资源,发动各行各业、机构、人员承担相应的义务。

解决小学生放学后教育环境营造问题还需学校、社会和家庭加强合作,充分调动各界力量。充分挖掘社区、少年宫、科技馆等社会组织的潜能。社区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社区资源指的是社区周边环境中蕴含的具有教育教学价值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政府应明确社区的教育责任,从制度层面要求社区资源广泛向孩子开放。

三、措施和应对

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放学后问题,早在国外就已采取干预措施,如美国的“放学后项目”、德国的“课外辅导站”、日本的“放学后学习中心”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如何利用放学后时间促进儿童发展成为一项新的议题,近年来我国


政府也有所行动,如北京市政府于2014年起每年斥资5亿用于开展中小学生放学后活动;上海推出“放学后免费看护”项目;厦门市 “社区教育”等先进范例。我市借鉴北上等先进城市经验,结合实际情况于20173月开始在小学低年段试行“弹性离校”制度,试行期间教师负责监管看护,学生安全得到保障,但参与人数所占比例较小。

政府应强化社区教育基地开放,加大对设备、场地等硬件设施的投资,整合社区教育基地,配备专职教育管理人员。 显然,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打破学校和社区的隔阂,使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围墙从“有形”到“无形”,从而增强社区教育的开放性及地方特色。目前民众对社区教育的参与意识比较薄弱,民众对社区教育认识上的局限性特别是参加各种培训、活动的主动性不够。这主要还是居民观念的问题,多数人仍认为教育是政府的事情,许多资源闲置未被开发利用。如果政府加大推进,在短时期内会有一定的效用,激发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就会形成一种开放有活力的氛围。

四、我们建议

为确保儿童放学后的安全和教养问题,市政府应联合多方力量营造安全、开放、有趣味的放学后教育环境。

1.规范社会托管机构。加强机构备案监管,严格规范托班规模、场地、师资、食品卫生安全及收费等各方面要求。


2.政府统筹积极参与。明确社区的教育责任,从制度层面要求将社会资源广泛向孩子开放。充分利用已有物质资源。如社区图书馆、体育馆、游戏活动室等开放程度高的资源;充分开发社区内的人力资源。聘请社区退休教师担任课后辅导,利用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报;加强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共建,为孩子提供体验生活的平台,增加孩子的社会实践积累。

3.联合高校服务社区。利用社区周边的高校资源,召集各专业志愿者组成团队进社区,看管孩子辅导作业,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开发既有专业性又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弥补“类学校课程”教育的不足。近年来小学生体质测试呈下降趋势,社区体育健康类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

4.继续探索弹性离校。20179月我市全面推广小学“弹性离校”制度,涌现一批认真负责的典范教师,有的学校除看护学生做作业外,还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开展阅读、绘画、手工、体育、文艺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拓展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各位委员,我们认为只有基础教育稳固扎实、发展壮大了,区域优势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才能够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营造一个良好的小学生放学后教育环境,服务于区域人民,服务于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文化建设。让我们共同祝愿新城的明天更美好!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d89c43566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