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王鹏远,况周颐墨痕

2022-08-07 06: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词人王鹏远,况周颐墨痕》,欢迎阅读!
王鹏,词人,周颐墨

词人王鹏远,况周颐墨痕

作者:刘汉忠

来源:《收藏/拍卖》 2010年第5



文、图刘汉忠

民国九年(1920)三月初,梅兰芳莅沪演出,海上文人两集赵尊岳家,为“香兰雅集”。吴昌硕为绘《香南雅集图》,题咏者甚众,况周颐亦赋《清平乐》21阕,题于其上,此《香南雅集图》至今藏于梅家。况周颐墨迹世不多睹,清末四大词家之中,郑文焯、朱孝臧的墨迹流传稍多,而王鹏运、况周颐之墨迹最少,时下四大词家之词集印刷品,于古籍拍场屡创高价,其手泽遗存,更是片羽吉光,为世所重。

王鹏运( 1849 - 1904),字佑遐,另字幼霞,号半塘老人,晚年别署鹜翁、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同治九年( 1870)举人,官内阁中书,升内阁侍读,直实录馆事。之后,授江西道监察御史,为礼科掌印给事中,以弹劾谏诤有直声。半塘晚年南下寓扬州,主讲仪董学堂,并执教上海南洋公学,后客死苏州。词集删定为《半塘定稿》二卷,《剩稿》一卷。

半塘先生墨迹于晚清四大词家中流传最为稀见。词作之余,鹜翁极嗜金石、赏书画,亦擅书法,唯以词名盛而掩,且矜重特甚,今已极难寓目。笔者得见者为田家英小莽苍苍斋旧藏七言诗轴一件(图1),纸本,纵129.6厘米,横32.2厘米,以行草书题诗云:“通越门边乌夜栖,马嘶隐隐杂鸣鸡。五更听得邻船语,一声斜风到竹西。”题识“丁酉半唐僧鹏运书”后,钤朱白文篆书“王鹏运印”、朱文篆书“半塘”二印。丁酉为光绪二十三年( 1897),时半塘流寓扬州。

项文彦《绿天草盦瀹茗图》(见于上海敬华2005年春拍)有王鹏运、钟德辉、傅潽、蒲华、吴仓硕、李之实、况周颐、王梦湘、缪荃孙、张祥龄十余家题识。半塘行书题绝句三首:

奇绝江南老画师,个中解着陆天随。春阴漠漠凉如水,漫向东风感丝口。

任城突兀楼酒高,万丈晴虹吸海涛。(刘藏春句)却怪隔墙吟望久,不将饮兴付春醪。(庵在太白酒楼侧)

巾车邻巷过从密,心事萧廖共短檠。昨夜月明君忆否,荒斋风雨沸瓶笙。

王鹏运诗无专集,偶存吉光片羽,光气自不可掩,其诗其书,极可珍惜。诗后题云:“荫阶老前辈大人属题,即请教正,癸巳五日半塘老人王鹏运初稿。”钤白文“半唐老人”印 癸巳为光绪十九年( 1893)。荫阶为查恩绥号,字承先,以举人曾官内阁中书,为薇省老前辈,故题识者多为薇省后辈词人。画家项文彦,淮阴人,擅山水,笔致苍劲。

余怀著《板桥杂记》三卷,白纸印,线装册,光绪辛丑(1901年)金陵傅氏晦斋本。刻以

宋字,笔画纤细,秀丽精整,足称雅善。据沈瑜庆《福建通志·文艺传》云:“余怀,字澹心, 字广霞,又字无怀,别号鬟持老人,莆田人,流寓金陵,征歌选曲,俨如少年。闵明之所以亡,著《板桥杂记》,备载亡国之俗。”半塘行书跋语于扉页云:“余氏板桥杂记三卷,光绪辛丑金陵傅氏丛刻本。晦斋持赠于秦淮水榭。携之游梁,兹又将为白下之行。敬赠左麾太守,藉以志别云尔。壬寅中秋半塘老人写记。”时为光绪二十八年(1902)。跋后钤“牖下陈人”白文、“鹜翁”朱文二印(图2)。晚景流移,鹜翁称牖下陈人,其心事可知。此书乃刻者傅春官持赠,鹜翁复转赠左麾太守。左麾或为周铖,事履不详,仅见于吴永《庚子西狩丛谈》卷四有

(九月)“十八日,仍驻跸河南府,予与黄小宋太守景、周左麾太守铖同乘马出东门外”之语。此书行外另有“汪氏所藏”朱文印,书中别有“云荪过目”(袁克文印)、“云荪”、“平阳


汪氏藏书”、“黄苗子”、“中山黄氏图书”诸印,可见历经平阳汪氏(艺云精舍汪阆源之后)、项城袁寒云、中山黄苗子递藏,尤见诸藏家珍惜之心。

鹜翁同乡况周颐(1859 - 1926年),原名周仪,以避宣统讳改,字夔笙,别号玉梅词人。光绪五年( 1879)中举,至光绪十四年任内阁中书,改任会典馆纂修。后以叙用知府分发浙江,入两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端方幕。辛亥革命逸居上海终老。夔笙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及笔记掌故等。生平极喜收藏书籍及金石碑版,且精于考订,撰《藏书话》,编《粤西金石略补遗》、《万县西南山石刻记》及《清朝金石文录》等,并为端方审定金石碑版,撰写题跋。晚年为谋生计,又为刘承干代纂《历代词人考略》,与《嘉业堂丛书》、《吴兴丛书》编校事。

梅花向为文人雅爱,自宋朝杨补之、元末王冕以专绘梅自成一家,历代擅此者不乏其人。况周颐亦尤长于墨梅。其词集题“第生修梅花馆词”、“玉梅词”,赋及无限情思;论词有“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之语(《蕙风词话》),绘物取意,未尝不如此法。笔者见其《梅花》立轴并题《浣溪纱》词(图3):

文采风流易庆之。澄心妙迹继徐熙。春空霞绮在琼枝。

世外仙源如可即。门中人面最相思。为谁珍重买胭脂。

虬干曲曲,盘蜒而行,枝头梅朵点缀其上。词后有题识云:“减字浣溪纱,乙丑中春,况周颐并缋。”钤“况周颐印”(白文)、“夔笙”(朱)、“蕙风”(朱)印。此件梅花立轴于上海嘉泰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秋艺术拍卖会上以成交价16800元拍出。

民国九年( 1920)三月初,梅兰芳莅沪演出,海上文人两集赵尊岳家,为“香兰雅集”。况周颐赋《清平乐》21阕,题于吴昌硕所绘之《香南雅集图》,况周颐数数作咏梅词赠梅,必有深心,情怀别具可知。赵尊岳《蕙风词史》记载.“畹华去沪,越岁东来,先生属吴昌硕为绘《香南雅集图》,并两集余家,一时裙屐并至。图卷题者四十余家,画五帧,则吴昌硕、何诗孙,沈雪庐、汪鸥客作也。”此《香南雅集图》至今藏于梅家,信为镇宅之宝。

又有行楷书法镜心(图4),词文云:

莫遣歌尘到扇边(温飞卿诗:“咏嚬扇边歌绕尘”),苕华珍重绿琅珩,篁溪高矩至今传。

画铁凝姿成幻渺,镌筠着骨见芳坚,笑他刻楮几经年。

此件著录于《明清书法名家大成》第六卷《清代书法》之四,并于上海嘉泰拍卖有限公司200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以35200元拍出。后有题识:“浣溪沙,西四兄大人正拍,况周颐。”西厓为金绍坊(1890 1979,字季言,号西厓,吴兴(今湖州南浔)籍,以祖上经商致富,书香传家,喜收藏,且为竹刻大名家,朝夕奏刀,技艺精湛,善刻留青小臂搁,刻其父肖像之作,极为传神。吴昌硕、吴待秋合作为绘《西厓锲简图》。

项文彦《绿天草童瀹茗图》有况周颐行书题《高阳台》:

阁小留香,庭深种纸,旗枪镇日流连。玉尘同挥,墨林风调翩翩,何须浊酒浇胸臆。指层楼,慵问诗仙,晚凉天,红涤纤尘,翠里疏烟。水西觞咏家风旧,便云萍小住,也足清缘。花底朝回,怀人句,写鸾口。春风细啜红薇露,玉壶清,风味依然。擘龙团,分绿窗纱,长共婵娟。


词后题识云:“右调《高阳台》,题奉荫阶老前辈大人政拍,侍表周仪呈稿。”下钤朱文“玉梅词人”印。词作未具年款,据诸家题记,或作于光绪十九年前后。此词未见于况氏词集,为佚作。

况周颐、汪平书画合璧粉彩山水诗文瓷砚(5)。绘者汪平(1884 - 1942年),字野亭,别号传芳居士,江西乐平人,擅长山水画,为“珠山八友”之一。瓷砚盖上用粉彩画青绿山水图,色调浓艳,笔法工整细致,所绘景致由近及远,亭台人物、春江游禽,渐远处江上帆影,山林叠翠瀑布飞溅直下,碧空如洗,鸥鹭齐飞。右上角钤“汪平”小印。四周为况周颐墨彩隶书:“余鉴古堂诸帖毕备,而就中酷嗜者,松雪之外惟有文敏。所藏墨宝甚伙,独秣陵送会稽章生诗为最。”下钤小印“颐”。又:“董文敏崛起数百年后,综揽前贤遗迹,摩画古人神髓,天根月窟之巧,牛鬼蛇神之奇,奔会腕下。”“严严西岳,峻极穹苍,奄有河朔,遂荒华阳,触石兴云,雨我农桑。癸亥秋月,横溪心鸥。”“资粮品物,亦相瑶光,崇冠二州,古日雍梁,冯于豳岐,文武克昌。临华山碑。周颐吉。”底部有“昭德堂制”款识。癸亥为1923年。此品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8春季拍卖会“文馨阁集珍”以22400元拍出。又有况周颐诗稿二页,于2006年北京荣宝秋拍上,以1.54万元成交,高出起拍近10倍,时称善价,以此知词人墨迹极为藏界所重,不减以书法名家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d8cda4618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