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探索

2022-07-21 23:2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探索》,欢迎阅读!
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探索,方向

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探索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的人才培养是指培养对学前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教育有一定的了解,既能胜任普通幼儿园教育教学又能胜任融合教育教育教学的人才。这是顺应时代要求、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举措。本文从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体系的开发、教学资源的共享、技能活动的开展等四个方面做了相应的阐释。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 人才培养 探索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1.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

百年大计在于教育,教育大计在于教师。要培养适应能力强的优质人才,我们首先要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主要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及双师型教师比例。年龄结构最好是老中青的比例为

121,这样青年教师能从老教师身上吸收丰富的教学经验;老教师能从青年教师身上吸取新知识、新观念与活力;中年教师则是承上启下,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承担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担。职称方面,高级职称最好要占30%以上,中级职称要占40%以上,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本专业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及教育教学的水平,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学缘结构则要求本专业的教师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毕业院校,有不同的人身经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视野更开阔。双师型教师比例最好能达到80%以上,因为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的学生毕业后需要从事更多的技能活动,如特殊孩子的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普通孩子的保育保健、艺术特长的发现和培养等,这都要求我们这个专业要有具备这些技能的教师。 2.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实践锻炼。

首先,要根据新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来设计培训内容,加快新教师专业成熟的速度。其次,要注重老师的职后培养,根据教师的主体意愿以及他们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水平,进行优势领域的加强和发展培训、互补培训等。科学的培训能有效地提升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学前特殊教育方向的人才提供师资保障。同时实行学院与幼儿园及康复机构互动合作的办法,使幼儿园及康复机构成为学前特殊教育方向专业教师培训和科研的基地。 二、构建德能并举、方向明晰的课程体系

要依托学院发展的历史渊源和湖湘杰出人物思想构建以为中心的公共素养类课程,主要包括公共素质、公共拓展、公共实践三大模块。依据学前特殊教育方向专业特点,构建以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专业拓展和专业实践四大课程模块。

公共素质模块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基本职业素质、雷锋职业精神;专业基础模块培养学生获得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模块培养学生获得专业关键知识和关键技能;专业方向模块培养学生相应岗位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专业实践模块培养学生获得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拓展模旨在拓宽和加深学生专业技能,增强综合应变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在专业群内转岗或在更大范围内的职业岗位迁移能力。 三、共享临近专业的教学资源

我们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系拥有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两个师资专业和残疾人高职教育广告、装潢、计算机和汽车四个专业,我们学前特殊教育方向的人才培养跟系内其他专业共享了许多资源,包括教师资源、校内外实习实训场地特别是


课程资源。如手语与交流适用系内所有专业,绘画技能适用广告、装潢、学前教育、特殊教育4个专业,书写技能也适用广告、装潢、学前教育、特殊教育4个专业。

大量实践结果证实,共享教学资源,既给专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同时又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活动

1.技能是职业学校学生的生命线,是其就业的保障,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手段除了课程教学和课堂练习,其次就是活动。技能大赛能充分展示广大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职业风范及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因此我们每年都会安排技能文化月来组织学生技能大赛,同时也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其他教育构的技能比拼。

2.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在社团中成长和锻炼,社团活动也是提高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一年一度的社团文化节,学生们自己组织、自己参与的活动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助残日活动、爱心结盟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充实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爱心、耐心和热爱公益的品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老的话题,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求索。 参考文献

[1]方俊明 从特殊教育学学科地图看我国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J].现代特殊教育2014,(1):2-9

[2]鲁晓泉 完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策略的调研[J].化学院学报,20147):120-12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db6c47d0a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