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两首 村居

2022-09-23 14:1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古诗两首 村居》,欢迎阅读!
古诗

碑廓镇中心小学课时备课卡



1.古诗两首 2018.3



语文 新授

单元(模块)

1 单元 田亚林

1 课时,共 2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莺、拂、堤”等11个生字,会写“诗、村、童”等8个生字。

(三维目标科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能够理解诗歌的大意。

学恰当,具体

行为目标表述3.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以及画面美,能够借助诗歌所描述的景物特点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好,准确。)

理解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形成诗歌文化积累。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歌的美好意境,体会春天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高鼎、贺知章的资料;生字卡片。



,以 主)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播放一组春天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我看到地上的小草已经变绿了,看上去就像是铺了一块绿色的大地毯。 调动孩子们学习生:小河边柳树开始发芽了,好像是美丽的姑娘在对着河水梳长头发呢! 的积极性。 生:我还看到燕子在天空中快乐地飞翔。 师:孩子们,你们不仅看得仔细,还说得生动形象,从你们的描述中,老师感受到 了美好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接下来,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走进春天的大自然,看看古 代诗人们眼中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形。 2.板书诗题:古诗二首,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书空课题,注意生字“诗”的正确书 写及朗读(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其中右边的三笔横画之间要做到等距,且第二 笔横画要长于另外两笔。同时引导他们在课后田字格内将“诗”字进行描红并临写两 遍。 3.过渡引入: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村居》,它是清代诗人高 鼎写 的。课件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准诗题中“村”的读音(平舌音“cūn”)。 二、自主探究,感悟诗意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诗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试着读出诗歌的停顿 与节奏。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情况: (1)抽取诗歌中的生字卡片“莺、拂、堤”等,指名学生朗读生字,教师根据学生的 朗读适时进行朗读纠正,注意提醒读准“莺”是后鼻音,“堤”读“dī”。 (2)指名两位学生逐句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诗歌范读指导,重点提醒读好节奏 (课件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 /放纸鸢”)。 (3)学生齐读诗歌,教师重点强调指导读好诗歌的短暂停顿。 3.引导学生再次自主朗读诗歌,边读边借助画面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


首诗歌是描写乡村的春天的?画出相关词句。 (1)指名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发现(从“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话看出来的„„), 课件适时出示诗歌第1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引导学生抓住“二 月天”理解诗歌所描述的时间是“早春二月”,并借助插图理 解“草长莺飞”所表现 出来的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气息。同时,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春天柳树的特 点(柔美,在春风中轻拂堤岸,令人陶醉),随文理解“醉”(沉醉、陶醉)、“春 烟”(艳阳高照下的水泽和草木间烟雾弥漫的样子)。 (2)引导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第12句诗句的大意,教师适时进行归纳(早春 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 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引导学生感受乡村春天的景 物美(板书:景美)。 (3)措导学生感情朗读第12句诗歌,注意读出春天大自然的景物美。 4.质疑想象:在这样美好的春天里,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去踏青、去赏春景、 去放风筝„„)?教师适时补充出示后两句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第34句诗句,看看乡村的孩子们都在做些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聚焦“放纸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纸鸢” (风 筝),同时说说放风筝所需要的条件(有风),引导他们理解“忙趁东风放纸鸢”(赶 紧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3)想象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放风筝的经历体会孩子们此时的心情(非常开心)此环节教学主要采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想象画面中的孩子们在明媚的春光中的无限快乐与勃勃生机(板书:取了图文对照学习人欢),同时进行感情朗读,体会孩子们放风筝的快乐心情。 法,让学生将诗歌 5.引导学生将诗歌连起来进行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春天的景物美以及孩子们放与形象的画面紧密风筝的快乐情形。 结合起来,不仅降6.指导学生试着进行诗歌感情背诵,指名背诵展示,学生齐背诗歌。 低了对诗歌的理解 难度,同时,也让三、指导书写 他们更好地感受到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求书写的另外两个生字“村、童”,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生字并了涛歌的意境美。 说说各自的书写要领(“村”左边的“木”最后一笔是点画„„),教师适时进行范写 指导,注意提醒学生“村”左边“木”的捺画变点画,且要写得略短小,不要与“寸” 的点画发生触碰;“童”是上下结构.上面“立”略扁,且最后一笔横画要写得稍长, 下面“里”要注意横画之间紧凑、等距,最后一笔横画不要长于“立”的最后一笔横 画。

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课后田字格的两个生字“村、童”,教师巡视检查指导,重此环节教学主要采点强调“童”字要写得紧凑。 取了范写指导法,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四、课堂小结 了汉字笔画、结构 1.质疑交流:看到这样美好的乡村“春景图”,你有什么感受呢(觉得很美、让等书写要领,提升人陶醉„„)?能说说自己都被哪些景物陶醉了吗(被满地的小草陶醉了;被孩子们放风了汉字书写能力。 筝的快乐感染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的内心感受(喜爱乡村的春天)(板书:喜爱、赞美) 2教师小结:是啊,如此美好的乡村春天怎能不令人陶醉呢?所以诗人用一个“醉”字将自己对乡村春天的喜爱之情抒写得淋漓尽致,相信你们也被这样的美景陶醉了。来,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诵读诗歌《村居》。(学生感情齐诵诗歌)




古诗二首

景美

村居 (喜爱、赞美)

人欢



1,背诵《村居》。 2.尝试默写这首诗。





在整首诗文的讲解中,教师主导地位太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 不够,没有让学生真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诗文体验中。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设置的问题没有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在今后的课堂上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需要注意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db6e0d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