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作

2023-09-26 06:08: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作》,欢迎阅读!
阿拉伯语,古尔邦节,称作

新疆肉孜节

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也称“尔德.艾祖哈”“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和“艾祖哈”都含有“宰牲畜、献牲畜”之意。因此通常把这一节日的名称汉译为“宰牲节”,即宰牲畜献祭的节日。是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说演变而来的,古尔邦节成为新疆穆斯林(除回族外)的大年.据说先知伊不拉音在一个晚上梦见“安拉”(即真主)“安拉”令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依司马义献祭,当伊不拉音忠实地执行命令的时候,“安拉”又命天神送来一只羊代替。于是阿拉伯人就根据这个神话传说,宰羊祭祀在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将其音译为“库尔班节”。古尔邦节的时间定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临近古尔邦节的时候,家家户户的主妇就忙碌起来了,除了要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之外,她们还要制作大量的油炸馓子和各种精美点心,为节日期间来家里贺节的亲朋好友和远方的来客准备好充足的美食。家境稍好一点的家庭都要宰一只羊,有的还宰牛、宰骆驼,宰杀的牲畜肉不能出卖,除将规定的部分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来招待客人和赠送亲友。 维吾尔族老人带着孙儿宰羊,欢庆古尔邦节。节日第一天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当地的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最著名的有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大寺前的大聚礼,聚礼之后,乐师们登上艾提尕尔清真大寺的门顶,起纳格拉(铁壳鼓),吹起苏奈依(唢呐),大寺前广场上的男子们就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萨满舞。 穆斯林民众在清真寺做礼拜 大聚礼之后,各家各户都要到墓地去祈祷,怀念并祝福死去的亲人。 古尔邦节期间大家都要相互串门贺节,每到一户,主人必会为客人端上来一盘清炖大块羊肉,请客人们吃。而客人即使吃得再饱,也得尝尝主人家的羊肉。亲朋好友相聚,视歌舞为饭食的新疆各民族人民,就会弹起琴,唱起歌,跳起舞,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维吾尔族民间的拜节是维吾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欢歌燕舞庆佳节 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解放后,为了照顾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度节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0年月12日颁布了《关于伊斯兰教的人民在其三大节日屠宰自己食用的牛羊应免征屠宰税并放宽检验标准的通令》,允许他们免税屠宰自己的牛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dec74a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3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