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

2022-04-19 04:1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欢迎阅读!
从古至今,中国,诗歌,变化

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 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一、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师生交流归纳: (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教师小结: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 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三、补充诗歌,让学生欣赏 将下面的诗歌复印给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交流写作方法。 1、巧用比喻: 云常常忘了回家 妈妈每天早上叫我起床 2、妙用拟人: 在院子里拿树叶玩飞镖游戏 风真是气死我了 3、运用夸张: 交通警察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不动了 4、运用假设: 如果我变成风 如果我变成风一颗一颗吹干

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 诗。可以利用教材,本学期教材中,《中华少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诵诗,本 教材中的《我们去看海》,选读课文中的《我们的方阵》都可作为选材。还可 是自己写的诗歌。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 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 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 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二、制定一张班级朗诵会安排表,: 主题 “秋诗冬韵”诗歌朗诵 2 敲诗歌字句,尝试给诗填字,补充诗句,初步感受诗歌魅力。 教学重点: 1 析诗歌,领悟诗歌用字的巧妙。 教学难点: 1 给诗填字,补充诗句,感受推敲字词的乐趣,感受诗歌魅力。 教学过程: 一、读古诗,入情入境。 导语:同学们,在学习诗歌单元的时候,我们跟着苏小妹给诗加过“腰”。我们都知道,古 人写诗用字非常讲究,到底“诗腰”还有哪些讲究的地方?诗人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课件出示: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范读。 :真不错!感受到春意了吗? 生读。 :越来越有味道了。一起来怎么样? 集体读。 :!下面这首诗比较长,谁有勇气来挑战?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生读 :感觉到润物细无声了吗? 集体读。边读边想象。 二、找佳句,初步赏析。 过渡:


真不错!一首好诗就像一杯好茶,善于朗读诗歌的人,就像功夫老到的泡茶师傅, 把茶的香气散发出来,而真正喝茶的高手是既懂得泡茶,又懂得品茶。 看样子,我们同学功底不浅,懂得泡茶了,今天我们要学着怎么品茶。 :这两首诗,你最喜欢哪首?你觉得哪句写得特别好? 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首诗,读完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喜欢的句子。 预设1: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 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 心愿一般。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 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潜”说明了春雨悄悄地来到了大地。 :春雨悄悄地来了,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 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 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 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 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 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 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 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 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真不错!要是诗人能听到你的点评一定很欣慰。 再增加点难度,敢接受挑战吗? 以下这首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诗,这首诗因为一个字出了名,看谁能把它找出来。注意:现在 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仔细思考。 :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预设2: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 :这个绿字妙在哪里? :绿字,让人感觉到江南的春天到了,春风给大地带来了绿色,带来了生机。 :这句诗背后还藏着不少故事。据说当年大诗人王安石为了这“绿”字可谓绞尽脑汁。现 在我们也来当一回诗人,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给这句诗的中间加一个什么字? 出示:春风又( )江南岸 :“到”“过”“入”“进” :“到”“过”“入”“进”与“绿”作比较。 提到“扫”(与秋风扫落叶作对比) 绿是表示颜色的形容词,这里用做了动词。意思是吹绿了。绿字既表现出春风的到来,又表 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 们看看哪些同学和王安石想到一块去了。课件出示: “到”“过”“入”“满” 填到这些字的请举手。看来大诗人也和我们差不多,如果我们像王安石精益求精,也能成为 大诗人。 :有意思吗? 三、赏诗眼,推敲字句。 过渡:所谓一字千金,一个字能让一首诗活起来,一首诗可能因为一句或是一个字而流传千 古,不少诗歌背后还藏着有趣的故事。韩愈和贾岛都是大文学家,而他们就是因为一首诗, 一个字成为了朋友的。 :想知道哪首诗吗? 出示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生读。集体读。 :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师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闲居:闲置的屋子,邻并:一起居住的邻居。草径:长满草的路。 :作者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间幽静、长满荒草的园子? : :你怎么知道? :僧敲月下门 :既然是晚上,一切都很安静,什么声音让作者知道“鸟宿池边树“? :敲门声。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贾岛犹豫了很久,是“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好呢? 诗人骑在驴背上想呀想呀,一头撞在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可是个大官,他的手下把贾岛押 到了韩愈面前,贾岛告诉韩愈缘由,韩愈不但没责怪他,还跟贾岛研究起这句诗来。韩愈说 用敲比用推更好?你能说说韩愈的理由吗?四人小组商量一下。 小组活动。 :现在老师是贾岛,韩愈在哪里? 生汇报。 预设:敲比推更有礼貌。敲的声音比推的声音更响亮。 师补充:这是个幽静的夜晚,作者来到了幽静的小园,推也有声响,敲也有声响?为什么要 用推而不用敲?同学们非常熟悉推木门的声音,师:敲门声又是怎样的呢?安静,仔细: 这是一个幽静的夜晚. 师敲桌子。 :敲声清脆有力,在幽静的夜晚格外响亮,更加衬托出夜晚的宁静,更突出朋友家的幽静, 突出题目中的哪个字() 岛曾经说过“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三年推敲出两句好诗句,吟颂起来真是激动得泪 流满面。 老师常说写作文字词要好好推敲,推敲一词源于这首诗词。 四、填佳字,给诗加“腰” 1:春风 吹绿了树梢 ( )了小草 吹皱了河水 吹鼓了花苞 (绿,俏,醒„„) 生回答,说理由,比较品析。 2、黄莺鸣翠柳,紫燕( )春风。 生回答。(迎„„剪) 品析 生能回答“剪”,让生说理由。生答不到,课件出示“剪”品析。 (燕子的尾巴像剪刀,把无形的风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4、红杏枝头春意( ) ( 旺、闹、浓) 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 (动、皱、翻、) 5窗前( )传春讯 枝上( )送好音 生回答,师板书,师生品析。 (细雨 黄鹂) (:哪种鸟雀声音传递春天的到来的喜悦。如:黄鹂鸣翠柳。) 6 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象新) 7、学生自己出示题 师生一起对诗。 8 鸟鸣涧 王维 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 )山鸟,时鸣春涧中。 :好诗就像好茶,越喝越有味道,越品越上瘾。多读诗,读好诗不但能增强语感,还能提 高我们的想象能力,鉴赏能力。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习诗人推敲推敲自己的文章, 使文章更加精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e1b96f5f121dd36a32d828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