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气象水文及地形地貌

2022-08-05 06:1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武汉气象水文及地形地貌》,欢迎阅读!
水文,武汉,地貌,地形,气象

武汉气象水文及地形地貌

一、气象、水文 武汉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向内陆过渡地带,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性东 南季风气候区。具有冬寒夏暖、春湿秋旱、夏季多雨、冬季少雪、四季分明的特 征。年平均气温为16.7 C , 7月平均气温高达28.9 C, 1月仅3.5 C。夏季气温 高,35 C以上气温天数为 40天左右,极端最高气温 41.3 C ,极端最低气温 -18.1 C,武汉日均温》0 C持续期达235天,年平均无霜期240天。一年四季 分配也以夏季最长,达 135 天,冬季次之,为 110 天,具有冬夏漫长而春秋短 促的显著特点。武汉地区降水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284.0mm,降雨集中在4 9 月,年平均蒸发量为 1391.7mm ,绝对湿度年平均 16.4 毫巴,年平均相对湿 75.7%,湿度系数申w=0.903,本地区大气影响深度da=3.0米,大气影响急 剧深度为 1.35 米。

武汉市区内水系发育,长江、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 “切割 ”成武汉三镇, 两大水系支流有府河、滠水、长河、倒水等。以长江和汉水对区内地下水动态、 质影响最为突出。 市区内分布有众多大小不一的湖泊, 对位于湖泊四周的建筑 程应高度重视地面水体的影响。

据汉口(武汉关)水文站实测资料,长江武汉段最高洪水位为 29.73m (吴 高程),最低枯水位 8.87m ,水位升降幅度 20.86m 。长江、汉江与其两岸地 下承压水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 愈靠近长江、 汉江江边地段, 水位互补关系愈明 显。

二、地形及地貌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地势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中间被长江、汉江 Y 字型切割成三块, 谓之武汉三镇。 武汉城区南部分布有近东西走向的条带状 陵,四周分布有比较密集的树枝状冲沟,武汉素有 “水乡泽国 ”之称,境内大小


近百个湖泊星罗棋布, 形成了水系发育、山水交融的复杂地形。 最高点高程 150m 左右,最低陆地高程约 18m

武汉地区地貌形态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剥蚀丘陵区:主要分布在武昌、汉阳地区,丘陵呈线状或残丘状分布, 武昌的磨山、珞珈山、汉阳的扁担山等,丘顶高为 地层为志留系与泥盆系的砂页岩。

2 剥蚀堆积垄岗区( III 级阶地):主要分布在武昌、汉阳的平原湖区与残 丘之间。地形波状起伏,垅岗与坳沟相间分布,高程为 地层主要为中、上更新统粘性土(老粘土)

3 堆积平原区:分布于整个汉口市区及武昌、汉阳沿江一带,主要为由长 江、汉江冲洪积物构成的 I II 级阶地。

I 级阶地:广泛分布于长江、汉江两岸地区,地面标高 19m 21m 。地层 全新统粘性土、砂性土及砂卵石层构成。区内有众多湖泊、堰塘、残存的沼泽 地及暗沟、暗浜等。

II 级阶地:主要分布于青山镇及汉口张公堤附近及以北东西湖与武湖一带,地面 高为 22m 24m ,地层由上更新统的粘性土与砂性土组成。

2835m。组成垅岗的 80150m,组成残丘的

武汉地区无全新活动断裂,地震烈度I<6度,属于地壳稳定区。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 策划案计划书,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学习课件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e258f0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