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2022-06-15 14:0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一新生如何进行心理调适》,欢迎阅读!
调适,高一,新生,进行,心理

高一新生如何实行心理调适

对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高一新生来说,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和青春期的发育,使许多同学感到不适合,会出现许多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而如果教育者不能即时发现、视并准确的加以引导、纠正,很可能会很大水准的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其高中三年后的成才,甚至其身心的健康不能得到正常地发展。所以,教育者必须充分理解这个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实行适合性教育,努力调整其心理状态,协助他们尽快适合高中的学习生活,培养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能进入我校的学生,大多是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处在与初中完全不同的新环境后,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诸如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和学习方法、班级集体等方面的变化,如果他们不能很快适合,很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 一、优越感带来骄傲心理 经过三年的拚搏,有的学生进入重点高中不知不觉地就开始飘飘然,既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也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思想上不求上进,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学习上不重视掌握基础知识,也往往不去考虑进入高中后自己需要解决什么新的问题,沉醉于过去的辉煌,好高骛远,步自封;若任其发展,将会导致志大才疏,一事无成。 要克服此骄傲心理,需要引导他们注意:1.一分为二的看待自己和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长处和短处,聪明者善于使用他人之长补己之短。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的成绩不代表明天或永远的成绩,过去的成绩只能属于过去。只有谦虚谨慎,不断努力,不断适合新的环境、新的竞争,才能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二、压抑感带来焦虑心理

进入重点中学后,学科门类增加,课业负担加重,学习竞争更加激烈,这就使一部分基础不够扎实、方法不甚得当、适合性不强的学生,感到压力比初中更加沉重。既要应付大量作业和频繁的考试,又要设法逃避因学习成绩滑坡、无脸见父母的窘态。另外,由于到了新的环境,离开原来的同学和老师,一下子还没有完全融合到新的班集体中,容易产生孤独感,会更加想念以前的同学和老师,所以,时常心事重重,诚惶诚恐,失去了应有的欢笑和青春活力,整日处在一种压抑和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之中。 矫治此种焦虑压抑的心理,必须使学生做到:1.科学的人生观武装自己。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要以顽强的意志来承受挫折,变压力为动力,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人生轨迹。2.创造条件,转化矛盾。遇到困难决不能自暴自弃,消极对待;相反应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勇于攀登。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困境。3、积极地理解、接受新朋友,主动去适合高中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可把高中老师的不足和初中教师的长处相比,不同老师有有不同的风格和优点。 三、失落感带来自卑心理 能考入重点中学的学生,原先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都名列班级甚至是年级的前茅,升入高中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有的尖子生不尖了,有的成绩可能一下落到班级中下等。过去一直处于顺境中,习惯于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赞扬,获得不少的荣誉,但承受挫折的心理水平却非常脆弱。如今顺境发生逆转加上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逐渐对学习丧失信心,产生了对自己的怀疑,伴随而来的羞耻感、失落感,导致自卑心理障碍,跌入失望、痛苦与自责之中而不能自拔。

开启自卑心理的钥匙:1.给予热忱的尊重和理解。平等地对待遭受挫折、学习困难的学生,设身处地多想想他们的苦恼和困惑。不以成败论英雄,只要我们以前努力过的道理,启他们的心灵,使他们重塑信心,敢于直面人生,勇于克服困难,争取再现辉煌2.实行


准确的成才教育强调求真,学会做人,宣传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点,让这些学生确立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思想,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发掘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个性。3.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能考上重点的学生,一般均非愚笨,问题多出在方法不对头。所以,关键就在于引导他们掌握听课技巧,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即时实行预习、复习、精心选择练习等,使他们在科学的学习方法中求时效、出佳绩,以再展宏图 四、竞争感带来嫉妒,保守心理

绝大部分以考上大学为奋斗目标,学习努力勤奋、好胜而不甘落后,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学生正常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但不正当的竞争,却导致某些学生滋生嫉妒、保守等不良心理。这些学生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表现在一方面对比自己强的学生冷嘲热讽、挖苦打击;另一方面,在人前似乎对成绩不在意,而在背后,却拼命用功,暗地较劲,这些学生只顾自己,不关心他人,为了保持竞争中的优势,懂的装不懂,一问三不知,不愿帮助其他同学,学习经验更是对别人天机不可泄露,生怕别人赶上自己。

要矫正嫉妒、保守心理,必须做到:1.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走出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圈子,以宽广的胸怀处理人际关系,社会上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会提高自己,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个人进步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健康成长的环境。2.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竞争观念,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一方面要敢于承认他人的长处,虚心向他人请教,为别人取得进步而高兴,另一方面,又要乐意把自己的好方法、好经验无私奉献,帮助比自己差的同学赶上甚至超过自己,使自己进一步朝更高的目标进军,具有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的崇高思想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e72ac45f6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