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2023-12-29 05:36: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什么是生态文明》,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什么

.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其主要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既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路径的拓展和匡正。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它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人与自然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落脚点,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广义角度理解,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它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是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政治成果的总和。

从狭义角度理解,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应。物质文明是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物质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力的进步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是人类在能动地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政治成果,表现为人们政治理念的进步与政治制度的完善;精神文明是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精神成果,表现为精神生产的进步与精神生活的满足和提高;而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现为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其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就要求人们在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 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转变。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1 / 3'.


.

二、生态文明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1、和谐性与公平性

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和自然和谐相统一的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生态的稳定与和谐是自然环境的福祉,更是人类自己的福祉。

生态文明是充分体现公平与效率统一、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统一、社会公平与生态公平统一的文明。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所体现的是一种更广泛更具有深远意义的公平,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不能肆意挥霍资源、践踏环境,必须留给子孙后代一个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与地球。

2、自然性与自律性

生态文明具有自然性。与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也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区别在于,生态文明突出自然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又强调人的自律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人类真正做到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追求生态文明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和完善自然的过程。人类应该认真定位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3、基础性与可持续性

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繁衍生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它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生态文明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人民享受幸福的基本条件。

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追求生态文明,才能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一代一代永续发展。只有坚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效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开放性与循环性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eaf5d36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