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优秀教案

2023-03-02 09:0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优秀教案》,欢迎阅读!
优秀教案,挑灯看剑,阵子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教学目标】

1.理解词意,学习诵读。

2.了解辛弃疾的情感与志向,感受词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词意,学习诵读。

难点:通过对词义的分析与背景的结合,理解词人“可怜白发生”的悲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破题。

1.今天将一起来学习辛弃疾的一首词《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背景: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但抗金计划后来全部落空。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二)正音,准确诵读。

1.学生个别朗读,请大家正音,教师适当强调个别字的读音。 2.教师示范读,同桌互听,形式散读,全班齐读本词。 (三)理解词义,读出情感。

1.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描写了哪些画面?

2.引导学生体会每幅画面中蕴藏的情感,并指导朗读。 “看剑”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作者为什么要“醉”?为何要在梦中回到连营? ——闲居在家,没机会去战场,只能在梦中回到连营。表现出诗人时刻不忘杀敌报国。 (心系战场,渴望报国)你能试着读出他内心的情感来吗? 朗读指导:读出壮士的豪迈之情。

这位豪迈爱国的将军,他魂牵梦绕的军营里情形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跟着他的思绪走进军营看一看——“豪气满营”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几句写了什么内容?你能结

1 / 3


合想象描述一下军营里面情况吗?

——这几句写的是将士们的军营生活场面,壮观,豪迈。将士们分食烤肉,奏响军歌……将士们竟然吃“八百里駮”这样的名牛肉——只要是杀敌卫国,这又算得了什么?你能猜想将士们此刻的心情吗?(欢欣鼓舞,跃跃欲试)“沙场秋点兵”该读出怎样的气势来?(雄壮之势)

朗读指导:读出热烈,雄壮之情。

将军阅军结束后,早已摩拳擦掌的士兵了终于冲向了战场——“杀敌”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中出现了哪些事物?从哪些角度写了什么内容?描绘一下你从这两句诗中看到的场景。

——对仗。《破阵子》这两句要求对仗。出现了“马”和“弓”,这是战场上使用的东西,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激烈的战斗场面。马飞快,追杀之速;弓如霹雳,杀敌之猛。让我们仿佛看到敌人狼狈溃逃,瞬间成为残兵败将,辛弃疾身先士卒,奋勇追杀,敌人纷纷落马,宋军大获全胜。

你认为这两句词该怎样读?(同学个别朗读)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通过对马和弓的描写,引导学生感受将士们英勇杀敌的激烈场面)

朗读指导:读出紧张,激昂之情。

战场上大获全胜,词人终于实现了他建功立业的抱负——“建功”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不是说作者杀敌只是为了自己的“名”?

——不是。“君王天下事”,作者看来就是收复中原,与自己的抗金思想是一致的。而通过自己的奋勇拼杀,能“了却”君王收复中原的大事,正是自己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赢得生前身后名”不过是“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已,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名。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小重山》词中也说“白首为功名”,这些都是指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政治理想。

能通过这幅画面想象作者此时的神情吗?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有着怎样的志向?(收复中原,赢得美名。

朗读指导:读出词人快慰,奋进之情。

5“可怜白发生。”诗意在这里发生突然的急转。前九句和这一句是什么关系? ——前九句一气贯注,密不可分,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梦中的往事消失,回到现实,感情一落千丈,从豪情壮志跌落为深沉痛苦的悲叹。前九句实际上是为了最后一句画龙点睛之语衬托铺垫的。这种前后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地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令人不能不为作者的不幸而悲愤,而叹息。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eb0f8f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1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