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淡季如何突围

2022-06-04 04:4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销商淡季如何突围》,欢迎阅读!
淡季,突围,经销商,如何

经销商淡季如何突围

5月份正值速冻食品的淡季。行业冷暖,经销商最先知。相比去年,今年的速冻行情如?面对淡季,经销商又是如何应对的?

现状成本高、利润低 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天津经销商刘先生最近很苦恼:几年前,看亲戚们做冻品生意不错,自己也跟着做了。他选择的是鱿鱼、贝类等系列,渠道主要是餐饮和批发,几年下来,年销售额也只是做到几百万元。今年4月份进入淡季以来,眼看着销量明显下滑,经营成本却越来越高,冲动的他几次都想改行。

做了多年冷冻食品经销的北京经销商潘女士也有着类似困扰:潘女士是北京西南郊肉类冻品批发市场(以下简称“西南郊冻品市场”)的商户。1998年就开始从事冻品经营的她明显感觉到,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终端市场不那么好做了。尤其是进入淡季以来,几乎每天都赔着经营费用。对于淡季,她表示差不多每年都是这样,上半年赔费用,下半年量上去了再赚回来“赚赚赔赔对于经销商都是常事啊!”她说,“市场不景气,每年都这样,没有办法,只能先耗着„„”

像刘先生和潘女士类似的情况,在记者采访的经销商里不占少数。据他们反映,今年的终端市场消费明显不如往年,销量下滑了不少。面对淡季,有不少甚至做了多年的经销商都在消极应对。“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这句话差不多成了记者电话采访和4月中旬天津、北京冻品市场实地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话。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低,几乎成了今年经销商们对行业的共同感受,尤其是淡季时,日子更加难挨。

攻略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淡季对经销商来说,与各种经营成本高涨相对的是销售的锐减、市场风险的增大和行业的不景气。很多经销商应对淡季,采取的是能压缩的开支尽量压缩,能减少的贷款尽量减少,能降低的库存尽量降低等。

淡季难道真的成了经销商难以逾越的漩涡吗?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有不少经销商通过自己的对策和攻略不仅让淡季变得不淡,而且还赚取了并不比旺季少的银两。对这些人来说,冷冻食品行业似乎并没有真正的淡旺季之分,只有经营用心不用心之分。

攻略1 增加新品,强化服务

来自河南的王同川是西南郊冻品市场的商户,做冻品经营十四年有余。他主要做速冻米面代理,品牌有亿星、阿凡达等。淡季时,他选择的是多增加新品种,比如一些新上市的馒头、包子等。经营品种的增多,让王同川分散了经营风险,他说:“一个品种卖一件货,一千个品种就是一千件货了。”


淡季“卖服务”也是他的应对招数。他说:“旺季时太忙,服务上可能顾及不了那么多。但淡季时,不管是卖货、开票还是送货,服务一定要做得更好。薄利多销不就赶过来了吗?” 做冻品生意的人都辛苦,但对于勤奋的王同川来说就更加辛苦了。每周日是西南郊市场的休息日,通常别人都休息了,而王同川却是周六下班就坐上了去厂家的夜班车。周日白天在厂里考察,晚上再赶回来,不影响周一去市场上班。对他来说,淡季时让他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联谊厂家的时间。由于他的经营有方,他每年的销售额都在增长着,市场并不存在淡旺季之分,“这个行业本身就辛苦,你流了多少血和汗,你就会收获多少”。

攻略2 多参加展会,多做团购

广东佛山经销商罗小燕做冷冻食品行业多年,目前拥有三家分店。她代理的产品上千种,主要包括火锅料、中西餐配料等,“品种多。东方不亮西方亮。去年的金葡菌事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她选择的渠道主要是批发、商超和餐饮。往年淡季对她来说,并没有多大差别。但今年淡季,由于广东省很多进口食品的限制,使她的销售稍微受了点儿影响。

她应对淡季的方式是多做促销和多参加展会、行业会议。对于新品促销,她认为,如果淡季时能销得不错的话,旺季就更没有问题。526日的厦门火锅料节也让她充满了期望:“到时候,看看会上,有没有新的产品。”行业展会、会议成了她淡季时接触行业和了解行业信息的窗口。

而哈尔滨经销商于萍则反映,今年终端市场反应是商超有所下滑,流通渠道相对好一点儿,但餐饮渠道有所抬头。

今年,她于萍选择在淡季多做促销和团购,而粽子销售也是淡季的销售亮点。于萍说:“虽然压力比前年有所增大,但冷冻食品行业是朝阳行业,每年也都在增长。只要思路跟上了,做到淡季不淡,没有一点问题。”

攻略3 加强团队管理,降低库存

杨雷是典型的子承父业,其父亲1985年开始从事冻品经营,他自己1999年大学毕业后也加入其中。二十多年来,他家的小摊位也逐渐发展成拥有员工二十多人,掌握塞飞亚系列鸭产品,内蒙古优质羔羊肉、优质半壳贝,印尼及缅甸原装虾肉,广东三黄鸡等品牌的代理权的北京盛丰嘉业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丰嘉业”)。如今,一直在业界有着良好声誉的盛丰嘉业也面临经营困局:每月的员工工资、冷库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杨雷说,今年上半年的销售也只是去年同期的80%左右。其原因和物价的上涨造成经营成本的高涨分不开,随之而来的就是利润越来越低。

面对淡季,加强团队管理和降低库存是杨雷的应对之策。他说,经营成本的增加让很多企业都选择了逢旺季招人,遇淡季裁人,但杨雷却没有这样做,他认为,淡季加强团队管理才是迎接旺季的最佳选择。“闲时补网,忙时打鱼”就是这个道理。旺季时人难招,工作压力大,大家工作重心也都在销售上,而只有淡季时,才有时间和精力来理顺公司的各项机能。

此外,在杨雷看来,淡季降低库存也能有效避免淡季时的经营风险。


心声

政府政策多倾斜 厂家质量要向上

冷冻食品行业是个朝阳产业,2010年是发展的膨胀期,2011年是问题的集中爆发期。采访中,很多经销商也表达了对这个行业的期望。

杨雷说,国家对蔬菜的运输和别的行业运输都有政策,而冷冻食品市民的需求量大,输费用又高,更是迫切地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他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奥运会,整个北京对冷冻食品的运输几乎全开绿灯。这样一来,冷冻食品几乎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送到了终端市场。杨雷认为,利润越来越薄的今天,如果政策有这方面的倾斜,必将带动速冻食品整个行业的发展。

自去年以来,很多厂家渠道下沉,针对农村市场推出了低端的产品,尤其是金葡菌事件后。对于低端产品,经销商并不认同,王同川认为,渠道可以下沉,但是质量一定不能差,“如果吃一次不好吃了,谁还买第二次?”哈尔滨的于萍以前是低端产品比高端产品的量大,但去年金葡菌事件后,她的批发部却是“高端产品卖断货,低端产品销不动,库存的都是一些简装的产品”。

对于未来发展,被采访到的经销商都表达了“希望生产厂家在渠道向下时,产品质量要稳中有升,不能下降,希望政府政策有所倾斜,资金有所扶持”的愿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ed661bb960590c69fc3760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