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的个人体会

2024-03-08 04:14: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拔罐法的个人体会》,欢迎阅读!
拔罐,体会,个人

拔罐法是以陶罐、玻璃罐或竹筒等工具,用热力排除罐内的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子吸附于体表,引起皮肤充血、血瘀,产生刺激性,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中国古代称为角法。

拔火罐法排除罐内空气的方法有闪火法、投火法、滴酒法、贴棉法、架火法;操作法有坐罐、闪罐、走罐、刺血拔罐、药罐等。

拔罐法是盛行于民间和基层中医医疗单位的一种外治中医疗法,俗话说:针灸、拔罐子,不好也去一半子。拔罐法历史悠久、效果显著,大家都认为拔罐法操作简单,近些年除了基层中医机构大力开展,一些保健机构也开展此法,不过存在一些应用方法上的不足。

一般认为拔罐子善于治疗风寒湿所引起的疾病,因此现在临床上多倾向于将本法用于治疗风湿类疾病和胃寒引起的疾病,其实拔罐子能治疗多种类型的疾病,部份中医教材也曾提及,包括寒热不同病因所致疾病。根据中医著作记载与个人经验,拔罐法在治疗下列疾病时有显著效果:

1.风寒湿所致痹证;

2.胃寒胃痛;


3.外感风寒所致咳嗽、气喘、头痛;

4.支气管炎;

5.肋间神经痛; 6.肾炎;

7.部份神经炎引起的疼痛; 8.痛经。

拔罐法不但能治疗疾病,还可以根据拔罐以后皮肤的反应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如浮肿症状轻微时,难以判断,可以用拔罐法做测试,拔罐以后起水泡表示湿气偏多有浮肿的症状;又如拔罐子以后有轻微出血,表示毛细血管出现病变。

拔罐法还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才能更好得发挥其治疗作用。

.部位的选择和处理:首选肌肉丰富的部位;对于骨骼凹凸不平、皮肤皱褶等处进行拔罐时,可以用荞麦做成面团衬于罐子下部,不但可以使罐子易于吸附不脱落,还能防止漏气,拔罐子也需要辩证选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f077fb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