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而为之成语解释

2024-03-12 16:46: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得已而为之成语解释》,欢迎阅读!
不得已而为之,成语,解释

不得已而为之成语解释

发音:bù dé yǐ ér wéi zhī 简拼:bdyewz 类型:贬义成语 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用于被迫

出处:宋·辛弃疾《九议》:“岁币郊祀之费,是不得已而为之者。”

解释: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示例:法庭裁决医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别无选择。

至于富国之术,民无余力,官无遗利矣,国不可得而富也。兵待富而举,则终吾世而兵不得举矣。虽然,某有富国之术,不在乎聚敛而在惜费,苟从其可惜者而惜之,则国不胜富矣。何以言之?自朝廷规恢远略以来,今三年矣,其见于施设者,费不知其几也:城和、城庐、城扬、城楚、筑堰、募兵,建康之寨,京口之寨,江阴之寨,与夫泛使赂遗,发运本钱,其它便业造是、恩泽赏给、不可得而纪者,合千有余万缗矣。一岁之币,三年而郊,又二万矣。岁币郊祀之费,是不得已而为之者,其它得已而不已者为恢复计也,然而于恢复之功非有万分一也。非有恢复之万一而费之,则费为可惜矣!若规模既定,断以三岁而兴兵。未战之岁,取是数费而聚之;当战之岁,岁币可绝也,郊祀可展也。如是而得三千万缗矣。今帑藏之储又仅二千万,合五千万缗而一战,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f42b2ff30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