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法作业

2022-06-06 14:22:4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环保法作业》,欢迎阅读!
环保法,作业

环保法作业题



1、阐述环境问题及其分类,并分析其法律意义。

:环境问题是指在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变化的现象。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涉及人类能否长久持续发展的问题。

其产生原因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的原因,如火山爆发、山洪暴发等;是人为的原因,如全球气候变暖,海洋污染等。

而根据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可将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

一是原生环境问题,又成第一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原因使环境的结构和状态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二是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不恰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而使环境的结构和状态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锐减和酸雨蔓延、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等。

而次生环境问题又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环境破坏,即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环境效应。另一个是环境污染,即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入了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以至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长和发展的现象。

而区分环境问题的法律意义在于,影响法律对此相关问题的调整手段与调整范围。

2、论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就现代社会来看,大多数国家都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写入法律法规。并且,大多数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看似相互冲突,实则可以并存。自然环境下孕育的各类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则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技术与资金支持。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对自然的利用要在环境承载力的许可范围内,不得超过环境承载力。要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可持续。

3、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环境保护法的意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可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而环境保护是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从立法目的上来说,可持续发展要求更新环境立法观念,可作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是环境保护的目的之一。可持续发展亦可以作为环境保护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对于健全环境保护体系,完善环境立法有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抽象性政策并被提出于环境保护法中,有利于法律更好的解决关于生态

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有效地防治包括土地退化在内的许多具体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和加强环境资源管理工作和环境资源法制建,是行政调整、市场调整和社会调整机制的综合反映。

4、如何贯彻落实公众参与原则?

:A.设定并实现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B.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包括听证制度、信访制度和新闻监督机制等;

C.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新修民诉法里新增的规定;

D.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




5、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你认为该制度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法律后果等事项的法律规则系统。

不足之处:首先,法律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过窄。我国的环评法划定的的评价范围局限于规划与建设项目,针对法律规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情形法律并无规定。其次,现有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如环评法中的“补办环评报告”制度,个人以为一定程度上会使得环评法的立法目的落空,是环评法不具有很高的执行性与拘束力。而对于有关环评机构的选择与被选择,补交环评报告的期限等实务操作常

见的问题,法律并未作出明文规定。再次,审批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审批权力集中在行政机关手中,相对的法律并未明确相应的监督权归属,法有效规避行政机关滥用权力,致使权力缺失的情形。最后,公众参与度不够。“公众参与”这一原则是强化监督与控权的有效保障,也是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而在现有的环评法中,规定公众参与的对象与涉及范围过于狭窄,参与程序也有一定缺,在发生纠纷的情况下,往往会影响当事人环境监督权、检举权与司法救济权的实现。

6、简述环境标准的概念、性质和分类。

:环境标准是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法规,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率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规范。

环境标准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因此,环境标准具备法的规范性,是我国环境法体系的组成部分。

故环境按不同分类可划分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f7177907c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