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性气质不是创造性气质

2022-04-16 16:2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阴性气质不是创造性气质》,欢迎阅读!
气质,阴性,创造性,不是

阴性气质不是创造性气质



从气质上看。中国人是一种老年气质,悲观消沉被动保守,重客观强于重主观,客体性强于主体性,被动性强于主动性,务实性强于理想性,理性重于感性,趋同性强于各异性,防范性强于攻击性,物质性重于精神性。用另一种说法就是群体气质(寻找制约与被制约“关系”)、女性气质。

其中的趋同性的表现就是隐藏自己的主观意识,去服从一种外在的大的趋势,而代替了独立自我的对新鲜事物的深入探入探究意识。物质性和现实性则使其唯关注眼前切身现实利益,对此之外的一切都采取无视的忽略的态度,丧失了进一步认识了解的机会。客观性则使其唯认同和注重既成的外在客观,而不具有突破意识和创造革新意识。防范性则体现在认识了解过程中以及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过程中的局限于局部和细节,而丧失了青年气质的对事物的高度概括能力,一种既是主观的却又是符合现实的预知预感,或者说由已知可见的彼而依其自身规律也就是逻辑来大胆认定未知未见的此的全面认识高度概括和把握的能力,从而要么会使创造产品繁琐复杂而没有简捷明快的便于使用,要么会使创造者深感焦躁丧失兴趣事半功倍半途而废,或者创造出来的产品唯重实用而显得粗糙、简陋,不具理想浪漫情趣可爱气息。



从文化上看。中国本土文化也依然具有紧贴人的切身利益和现实生活的特征。道儒墨纵横阴阳,唯一的名家也是着眼于对可见的现实世界的另一层面的认识。其中,道家谈的是自然规律宇宙规律,但终极目的是关乎人的切身利益,也就是说,在着眼于人的利害的角度,来谈宇宙自然规律,而不是象西方亚里士多德般地就自然规律谈自然规律,更不是“世界是什么、真理是什么”的无条件的服从、尊重、敬仰外在自然规律,包括宗教教条。儒家则十分明显地关注的是人伦,也就是对群体及个体的人的切身利益的绝对服从并且全程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义礼智信。也就是较道家,他则全然向内向人的利益着眼,绝不涉及其外的自然与神,“人事尚不尽何谈神事”。也就是说,存在二千余年的中国文化,这种外在的属于最高层次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理性精华,几乎没有纯科学的成分,更不能使中国人产生创造意识,而只能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中国文化不仅不能使人产生创造意识,却反而是消弱人的面向自然、树立自我的意识和探究精神。从文化的先在发生和人们的后期选择的角度来看,也都是其自然而然的发生和人们自然而然的选择,也就是说此地此气质的必然发生和必然选择,这又印证的上述的气质论,也就是说,不是外在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文化渗透进了人们的血脉,而是什么样的血脉气质产生什么样的文化。——精神是物质之花,物质是精神之果。



从现实例证来看。西方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还是中东的伊斯兰教,首先是观念上的一种外在的神圣的存在,也就是异质的超越性的神的存在及其现实主宰,即神的概念在其意识中的永恒存在,主宰和主导着其现实思想意识特别是现实行为;也就是说神的独立的神圣性与现实致用的凡俗性两性的同在。神的观念的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是使人们不仅仅局限在自身的动物性本能需求,被其制约、限制和驱使,而是培养了一种自觉地向往、崇拜、敬畏和服从一种外在制约和超越于动物性本能的崇高,从而使人从根本上摆脱动物性本能,走向真正的“人”的精神层面的神圣和崇高。从而一是培养了一种自觉自制自律的品质,二是现实精神意识的高尚、美好、明媚状态的成立,也就是向上向美的精神素求,而全无东方的唯实务用、被动性地应对生命过程的实质上的悲观消沉以及人生虚无。因此,在西方(这里所说的西方,不是特指现代欧亚划分当中的欧巴罗人种,而是指印度以西包括中东地区的亚欧地区)


无论是先古前神学时代还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宗教统治时期,以独立的视角完全着眼于宇宙自然自身规律和机制的认识的探讨,从未中断过,自古而今优秀杰出的科学家一直在不断的诞生。第二,当欧洲元后至公元一千余年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也就是基督教的绝对统治时期过后,西方世界在近三百年的短短时间里,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进行了一番角角落落天翻地覆般的大扫荡大探索,从而以极快的速度建立起了近代科学科技体系,对世界的认识和利用有了飞跃性的质的突破。那么,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处于相对于欧洲的黑暗中世纪而言的没有任何思想禁固的自由面对自然面对自我的宽松环境中,为什么自古至今都没有出现过类似于西方深入探讨自然深入研究自然的、问讯自然是什么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的卓有成就独树一帜自成一体的大哲学家、科学家呢?并且,中国人唯一的超出西方的长处和强势,恰恰就是关注点始终面向于现实世界的,中国人对这个世界的面上的现象和结果的规律,经摸的不能再透彻了(但对于其内在里的成因却无法探究或者不去关注,即国人只对结果和现象感兴趣——现实致用),比如天象,比如四季划分,比如人性,比如人生规律;也就是说,中国人始终都是在关注着现实,中国人的精神就是现实精神,但却几千年来始终没有出现过真正关乎自然宇宙的学说。而欧洲人一旦松了绑,只三百年的时间,就几乎走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并且今天依然在对这个世界进行着孜孜不倦、津津有味的认识和探讨。

所以,从气质、文化、现实的三个角度当中可以看出中国气质或者说阴性气质,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特质。而这三个角度其实是一个整体的三种表现,这个结论也是这个整体的必然。



这是从创造性方面来探讨国人特质的,结论是悲观的。但是,如果从另一个层面,比如从人际关系的层面当中的和合精神、妥协意识、悲情意识等等,则国民性就有了他的长处。再比如,唯用唯现实、或者重物质性的起因是基于一种防范意识,也就是把人生的基本要求放在了唯保持生存的最底底限,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这不也是值得同情和认可的精神价值吗,即一种自我约束、消弱索取的态度。另外,反向思维是国人思维的特征;反向思维会丧失逻辑,会丢失真理,但也会树立客观精神,排斥唯主观。反向思维也有由己及彼,而自觉认同另一种价值与个体利益的存在。所以,包容性也是国人一大特色。但它的负面作用却是与时俱进式的善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f8c528eb14e852458fb57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