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

2022-12-22 15:1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平遥古城》,欢迎阅读!
平遥古城

姥姥的被子

天气渐渐转凉,我又拿出了姥姥缝的那一床被子,轻轻抚摸它,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暖流。

小时候,姥姥住在我家,视我如珍宝。早在上幼儿园前,曾当过教师的姥姥就担任起了启蒙老师的职责:读书,写字,念唐诗,记宋词......姥姥将一切精力都放在了我的身上,使我很快地成长起来。闲瑕时,善于缝纫的姥姥便拿起她那珍爱的针与线,缝制起来。天真的我坐地姥姥的身边,全神贯注地看着,想象着自己钻在姥姥的被窝里,心中满是幸福。

在姥姥的关照中,我渐渐长大,姥姥也回到她在忻州的老家居住了。然而,姥姥以前为我做的被子,也已不合身了。于是,姥姥再一次来到我家,坐在床上,对着阳光,又一次地开始了缝制。我仔细地看着,看着她那双布满皱纹的手,戴着银光闪闪的顶针,灵活地跳动着。那紧握着的细小的银针像快乐的小鱼儿一样来来回回地穿梭着;娴熟地动作,飞快舞动着的手臂,又好像是一只美丽的蝴蝶。这蝴蝶一天天地、不停息地舞动,在舞动中,一床被子渐渐浮现出来,我欢天喜地,围着姥姥上窜下跳,对这被子赞不绝口。姥姥看着我,慈祥地微笑着。晚上,姥姥为我盖上这被子,又小心翼翼地帮我掖好,我轻轻地合上眼,心中暖洋洋的。

又是一个冬天,姥姥来到我家,带了一床被子回来。我满是欢喜:这被子柔软而又舒适,正合我身;上面的花纹线条优美,色彩丰富,每一处都是那样细致,那们精巧。晚上迫不及待地盖上它,不断摩挲着 它那精致的纹理,刚才还抱怨寒冷的我顿时露出了甜蜜而温暖的微笑。

我知道,这床被子是姥姥爱的化身,时时刻刻温暖着我的心!


平遥古城

平遥旧称古陶,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827年~公元前782年)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春秋时属晋国,国属赵国。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为宗亲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为平遥县。

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2009年,平遥古城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2015713日,平遥古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

平遥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遥城内的重点民居,系建于公元18401911年之间。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集中体现了公14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的人类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fa4a63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