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也有讲究

2022-05-02 06:06: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联也有讲究》,欢迎阅读!
春联,讲究

春联也有讲究

如今,过节写副春联贴在门上,是百姓津津乐道的传统,逐渐成为很多人庆祝节日、烘托喜庆的一种方式。

春联来自于对联,但又与对联有明显的区别,既然叫春联,那么这个春字就至关重要。 写春联需要一定的规范。

首先,从内容上,春联是描写春天的景致,突出春天即将来临的喜气。

其次,春联的主题是表达写联人一种美好的期盼和祝愿,是一种歌颂吉祥的最佳方式。

再有,春联有一定的时限,比如生肖或者干支,要让观联的人明白这副春联是描写什么时间的事。

另外,好的春联一定是突出一个新字,年年岁岁人不同,春联也应该与时俱进,整副对联要有明确的主题,比如描写北京的事或人,内容虽然不一,但都是抒发写联人的一种心意。

春联一般都要带横批,横批的内容要涵盖上下联的内容,且语言风格必须统一,所用的修辞讲究也要点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横批应从左向右写,对整副春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腊月廿三开始卖春联以前过春节,卖春联的一般是一过腊八开始筹备了。


在大街上找个好地方,选定一家商号门前不碍事的地方,和那家买卖打个招呼,用一张红纸写上书春、泼墨、借纸用字等字样,贴在那家商号的门柱上。

再托个熟人和南纸店联系好,南纸店就可以把大红纸、毛笔和墨汁先赊购给他,等他卖完了,收摊儿以后,再算账付钱。

贴红纸标志的地方放上一张八仙桌,桌上铺上红毯子,把笔筒摆上,里边放几枝毛笔,放一个小炭炉、一个放写好了的对联的箱子和放钱的小盒子。

炭炉上放一个墨砚,预备写对联的时候,把炭火燃着了温上墨水,因为在寒冬腊月,墨汁容易冻上。

然后在墙上或者桌子的外侧放写好的春联,用小线挂上几副,用来做幌子,招引买主。

要用小线绷紧了,以防止被风刮坏。

过了腊月廿三,买春联的人就开始陆续到来了。

漫画送礼早在远古的时候,人们认为桃树可以避邪,每逢春节,便把两块桃木板子挂在门两旁,这就叫桃符。

在汉代以前是在桃符上画上神荼和郁垒两位能抓鬼的神仙的画像,后来嫌画像麻烦,干脆就一边写上神荼,另一边写上郁垒 在桃符上题写对联始于五代的后蜀。

在蜀亡的前一年除夕,蜀国后主孟昶命学士在桃符板上写了两句吉语献岁: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


联。

至此,桃符已从单单辟邪的功能叠加上了祈福纳吉的意义。 到了宋代,春节贴春联在民间已蔚然成风。

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这里的新桃与旧符的概念已不再是绘有神荼和郁垒神像的桃木板了,而已转变为以文字为内容的春联了。

在宋人的笔记中,也记载了文人们喜欢书写春联的风气。 到了明代,民间贴春联之风已很盛。

据传,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曾命令所有百姓门上要贴春联,并为此微服出巡,在城内观赏各家对联。

他发现一家屠户因不认识字而没有张贴春联,立即叫侍从取来文房四宝,当场挥毫: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虽然传说认为皇帝的倡导对春联的普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春联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节日娱乐方式而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fe58da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