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2022-04-11 21:2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欢迎阅读!
社会存在,力量,决定,基础,发展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人们的社会意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主观自生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正确的意识其内容来源于客观实际,这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错误的意识,甚至荒诞的观念,也不是纯粹主观臆造的,仍然可以从社会存在中找到根源,它是对社会存在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第二,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的或迟或早的也发生变化,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它独特的内容和特点。

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指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先进的社会意识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就会变成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也要通过它在群众中的影响得以实现。所以,用先进的社会意识,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教育群众,对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第






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低,与此相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高;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主要是因为:首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它们包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因此,二者的关系问题,是任何一种历史观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它们总是要对这个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其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历史观的斗争,归根结底是围绕着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展开的。再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要想达到预想的目的,就要使社会意识符合社会存在,否则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据统计核算,2008年至2017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105.7%超过100%

其中,消费已经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2007年提高13.5个百分点。

今年前2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消费领域呈现出一些亮点:

实物商品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前2个月,汽车类商品销售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7个百分点。智能马桶盖、按摩椅、滚筒洗衣机等智能节能产品销售实现较高增长。

服务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清明节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1.0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1亿元,分别增长8.3%8%。一季度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202.2亿元,同比增长39.8%,首次突破200亿元,刷新了电影史上单季度国家电影市场的最新纪录。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猛。数据显示,前2个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5.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0.1个百分点;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快于城镇增速1.1个百分点。

我国居民消费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实物商品消费提档升级,服务消费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有关负责人说。

当前,我国消费增长潜力巨大。物质型消费升级步伐加快,信息、医疗、养老、家政、旅游等服务型消费空间刚刚打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将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

与此同时,有效投资稳步扩大,对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供需平衡发挥了关键作用。统计显示,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社会领域投资增17.2%,增速分别比固定资产投资快9.810个百分点。未来,在优化供给结构、补齐民生短板等方面,投资的空间依然广阔。

社会生活得本质是实践,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的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看到这里,我就会想,为啥动物的劳动不算实践呢?比如蚂蚁搬家,也有群体协作,也有等级性劳动分工的社会关系,似乎也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也推动着蚂蚁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比如分工协作方式的进步),难道是因为它们蚂蚁在改造社会的劳动过程中没有使用工具吗?又比如马车马队马骑,是不是参与了人类的劳动改写了马类的历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00e53c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