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类书籍读后感

2022-07-25 01:5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文类书籍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人文,书籍

《城南旧事》之立体的月亮

班级: 小教122 姓名:陈云云 学号:



我喜欢有阴暗面的月亮,因为我知道那样的月亮才是立体的,才是最动人的。亦如人。 ——题记

对于《城南旧事》,我看了不止一遍。第一次看的时候,我用意念逼着自己,但是还是什么都没感觉。第二次,当我再一次打开书时,不知怎的,竟然会随着那些熟知的情节的发展,心,不知不觉的陷进去了。惠安馆里的疯子秀珍、胡同里头的好友小妞儿、躲在草堆里的小偷儿、死了儿子没了女儿的可怜女人宋妈、总是大腹便便怀着孕的妈妈、有着悲惨的过去的兰姨娘、让我感动也让我偶尔反感的爸爸……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吸引着我。他们就像有月亮一样,闪着光,也有着心酸的不一样的另一面。矛盾使他们生动。

令我印象最深的,最令人深恶痛绝就是宋妈的丈夫,一个满口黄牙的丑陋男人。在书里,关于宋妈丈夫的描写不多,但是足见他是一个好吃懒做吃软饭的男人。宋妈四五年辛辛苦苦的赚钱养家,她丈夫却背着她将亲生女儿买了,还不小心害得儿子溺水而亡。一个女人的美好愿望就毁在了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身上。后来宋妈悲痛万分,没办法就回家重新再生娃。在这本《城南旧事》里,宋妈不是最可怜的那一个,但是却是一个让我最同情的那一个。

其中理由有二。第一,宋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她辛辛苦苦数年,就是为了抚育她的子女。但是,当她在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这两个人的时候,失去她生命中的精神支柱的时候,她坚强着面对,不哭不闹不上吊,悲痛之后痛定思痛。那种精神,那种对生活的热诚是我钦佩的。第二,宋妈和我外婆很像。我的外婆,一个七十几岁的小老太婆,很抠门,但只限于对自己;很精神,尤其是在我妈妈聊天的时候;有点小市民,买东西时绝对会让买家“刮目相看”。这个老当益壮的小老太婆,有点能干,二十年来一直都是一个人撑着家里的半边天,抚养了三儿一女;这个小老太婆有点乐天派,丈夫缠病之时众人愁大家忧,唯独她一人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最终真的是风水轮流转。相比较。宋妈和外婆同样是任劳任怨的女子,同样是自强自立的女子,同样是乐观豁达的女子。看着宋妈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我外婆的影子,熟悉的感觉,让我熟悉的感动。当然,相对的,外婆和宋妈身上都有那种节俭到抠门、爱谈八卦、爱砍价的小市民之气。她们都不是什么正气凛然的英雄,没有所谓的巾帼不让须眉的大无畏精神,肚子里也没有多少的大道理和大学问。然而,她们就像是那不断的铁链,坚韧;就像那冬日里的一把火,能照耀他人也能温暖自己。那种面对现实铁一般的坚韧和面对生活火一样的热情感动着我,浸染着我的内心。她们是月亮,有暗淡的一面,也有温暖的光亮。她们的灵魂如此立体。

其次,让我心灵颤动的就是书中英子的爸爸。之前在教科书里读过《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所以在我的眼里,英子的爸爸是一个很神圣的人物。然而,第一次读《城南旧事》时,《兰姨娘》那个章节写道“爸爸”去日本喝花酒,在北平找过妓子,甚至在家里和兰姨娘眉来眼去。这些情节令我对爸爸这个神圣一般的人物有了质疑,就仿佛一座在我心中屹立着的大厦轰然倒塌一样。但是,在读第二遍时,我就发现我一开始看“爸爸”这个人物的角度就是错误的。我一开始就以太高的高度企图去仰视他,希望他也是如巨人般高大,以应和我心目中对他的定位。但却无力地发现,原来他和心中所定位的那个相比,太过矮小,所以就在心中生起恨来。第二次,当我以正常的眼光去审视爸爸这个人物,突然发现,“爸爸”也是如此可爱。不禁疑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闭眼,一睁眼,茅塞顿开:“爸爸”也是一个好爸爸,但是只是同时他也是一个正常人,也有正常人都有的一些陋习和毛病。“爸爸”也是一个“立体的月亮”,有暗淡的一面,有明亮的一面。我们接受他的光亮,同时我们也


应该学会原谅阴暗的存在。而那样子的月亮才是真实的,一如只有那样子的人才是来自于生活一样。

没有一个人能永远伫立在神坛之上。英雄,在归于生活之时,也只能以一个平凡人的身份和形式。何况不是英雄的他们呢很少能有人能像天上的太阳一样,永远的发散着光和热。但是我们却可以努力成为一个立体的月亮,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面光亮和那一份真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01f1753b5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