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在航海中的最早应用

2022-10-12 17:5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指南针在航海中的最早应用》,欢迎阅读!
海中,指南针,最早,应用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指南针在航海中的最早应用

指南针在北宋时发明以后,很快就在航海上得到了应用。在未采用指南针前, 航海是白昼依幕太阳和夜里依靠恒星的位置来确定方向的,称为天文导航。



图]:古海船针房

但是天文导航受天气影响很大,而指南针及其装有指示方位的罗盘则不受天 气影响,故在航海上得到重要应用。最早记载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的是北宋的《萍 州可谈》1119,书中讲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这也是世界上关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最早记载。到南宋时的《诸蕃志》书中的 记载则是海船上昼夜都是使用指南针导航了。到元代时已用指南针来确定航海路 线,称为针路。也岀现了在指南针下加上有24个方位的指示盘,把指南针和指 示盘合称罗盘,也称罗经盘。明朝初年,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远航多次东洋 和西洋,他们远航船队使用的航海图包括指南针罗盘导航的针路图和天文导航的 过洋牵星图。明清两代的海船尾部已设有专放罗盘指南针的针房(图1 指南针在主要应用于航海外,还应用于古代多种便携式日畧、天文仪器和测 量仪器中。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这些带指南针的便携式日畧、天文仪器 和测量仪器。另外抬南针罗盘也用于古代营建房屋和选择墓地(堪舆术)等。

2、指南针的发明与航海

指南针是我国最早发明的,但它是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发展改进而成的。

大约在战国时代,我国已发现了磁石和它的吸铁性。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 管仲在他所著的《管子》一书中有这样记载:“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慈石” 就是磁石,“铜金”就是一种铁矿。可见至少在2600年前的管仲时期,已经知道 磁石的存在,并已掌握了磁石能够吸铁这一性能了。

磁石有两个特性:一是吸铁性;二是指极性。也就是说磁石有两极,能够指 示南北。磁石的吸铁特性中国战国时代的古人和古希腊的先民都已发现,而发现 磁石的指极性则欧洲比中国晚得多。磁石能指示南北的特性不太容易被发现,因 为一般情况下磁力小、摩擦力大,磁石两极不能自由旋转到南北向。中国在战国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时代最早发现了磁石的指极性,并利用磁石能指示南方的性能,制作成指南工具 ——司南。"司”字意为掌管,现在仍有“司机”。'‘司炉”、“司令”等词,这儿 个“司”字的本意都是相同的。

但是司南也有其局限性,用磁石制造司南,磁极不容易找准,而且在琢制勺 的过程中,磁石因受震动而会失去部分磁性。再加上司南在使用时底盘必须放平, 而且司南的体积也比较大,因此,古人在发明了司南之后,乂不断改进指南工具。 继司南之后,我们的祖先乂制成了一种新的指南工具一一指南鱼。

按照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古人是将钢片在炉火中烧红的方法使铁磁质中的 磁畴活动起来,山于地球有磁性,把烧红钢片沿着地球磁场的方向冷却,钢片在 冷却时靠地球磁场的作用使磁畴有规律地排列,这条钢片鱼就有了极性,成了一 条指南鱼。冷却时鱼尾向下倾,由于地球磁倾角的作用,可使磁性增强。

由于地磁场的强度不大,所以指南鱼的磁性也很弱,古人渐渐觉得指南鱼的 指南效果仍不理想。能不能有一种更理想的指南工具来代替指南鱼呢?古人在继 续不断地试制摸索。就在钢片指南鱼发明后不久,乂有人发明了用钢针来指南, 这种磁化的小钢针可算是世界上最早制成的真正的指南“针” 了。

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约公元1033-1097年)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杰出 的成就,北宋时期中国许多重大的科学发明,例如活字印刷、指南针等应用技术, 都是借助于沈括的记载而得以流传的。指南针能指南,但还必须为它创造一个可 以自山转动的条件。沈括在他《梦溪笔谈》一书中,提到了指南针的儿种用法。

一是水浮法,把指南针放在有水的碗里,使它浮在水面,指示南北方向。二 是指屮旋定法,把磁针放在手指甲上轻轻转动后来定向。三是碗唇旋定法,把磁 针放在光滑的碗边通过旋转磁针来定向。四是缕悬法,在磁针的中部涂一点点蜡, 用一根细丝线沾上蜡后,悬挂于空中指南。这种悬挂式指南针,必须在无风处使 用,但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根据试验,沈括认为这四种方法中,要算缕悬法最好。因为指屮和碗边上很 光滑,指南针容易掉下去。而使用水浮法时,水若振荡,针就难以静止下来了。

沈括在900年前提出的这四种方法,有的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如现代的磁变 仪、磁力仪的基本结构原理,就是采用了沈括所说的缕悬法原理。而航海中使用 的重要仪表罗盘,也大多是根据水浮磁针这一原理设计而成的。

沈括还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偏角的人。“磁偏角”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是因为地球上的磁极和南极、北极稍微有一点偏差。指南针的N极和S 极,沿磁子午线分别指向北磁极和南磁极,磁子午线和地理子午线是不一致的, 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夹角,科学上叫做“磁偏角”。世界各地的磁偏角是不同的, 有的偏东,有的偏西。 沈括在《梦溪笔谈》24卷中写道:“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 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磁偏角记录。在西方,直到公元1492 年哥伦布在横渡大西洋时才发现磁偏角这一现象,比沈括晚了 400年。

指南针发明后,很快用于航海,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也是最早 把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的国家。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著名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指出:指南针的应用是原始航海时代的结束,预示 着计量航海时代的来临。有了指南针,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才可能有郑 和七下西洋的壮

2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举。

指南针技术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15世纪末到16世纪 初,欧洲各国航海家纷纷将指南针用于航海,他们不断探险,开辟新航路,发现 了美洲,完成了环绕地球的航行。马克思曾这样说过:“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 并建立了殖民地。” 如今,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已被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国的和平建设事业中。航 空、航海、采矿、探险都离不开指南针,就是中小学生外出远足旅游,他们的背 包中也常常带着一个小小的指南针。

3、指南针在航海中的重大作用是什么?

据我国文献记载,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朱或在他的著作《萍洲可谈》 一书中说:“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也就是说,当 时在航海时,船上设有专门掌握航行方向的“舟师S他的职责是为船舶航行指 引方向。夜间观测星辰位置,口天则观测太阳的高度,如果遇上阴天,则根据指 南针来把握方向。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记载在航海中使用指南针情况。说明在 距今800年以沈括同时还提到,用水浮针指南,指的方向并不是正南,而是稍稍 偏向“丙位”,即正南偏东十五度左右,表明他已经发现了磁偏角的存在。这一 发现与指南针的发明一样重要,它大大地提高了航行时的导航精确度。所以后来 人们推测,最早被应用到航海中的指南针就是这种水浮针法的指南针,它是水罗 盘的最早形式。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一书中指出,这种指南针叫“指南 浮针”。到了南宋末年,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提到,前,我们祖先首先发明了 航海指南针。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磁石吸针的记载,那时,就有了指南工具 叫“司南S北宋的科学学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四种指南针的 制造方法,而其中的一种“水浮针”法被认为最适宜运用到船舶航行中。船舶航 行遇到阴天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S这时,浮针已经发展为“针盘 这种针盘就是指南针与罗盘相结合,山于指南针是浮在水面的,所以古代叫“水 罗盘S航海指南针发明后,传播到世界各地。首先,它先传播到我们的近邻一 —印度洋上的各国水手中。12世纪航行在印度洋的主要是阿拉伯人,以阿拉 伯人是最先得到指南针的人。欧洲人则从阿拉伯人手中得到了指南针。这种传播 约在12世纪的上半叶就已完成了。到了 15世纪哥伦布航行美洲大陆时,指南 针则是哥伦布航海的最重要的技术保证。马克思在评价航海指南针的发明时指 岀,它“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可见航海指南针在人类发展史上的 重要作用。

3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02193c812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