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文化浸入式教学解析

2022-10-07 11:1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文化浸入式教学解析》,欢迎阅读!
古诗词,浸入,语文,解析,小学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文化浸入式教学解析

摘要:语文古诗词中丰富的情感、意象、思想内容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文化要素,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文化的浸入有助于学生从意象、情感、诗韵的多个角度来理解古诗词内容,在提升古诗词学习体验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提升和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浸入式教学;文化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词中的意蕴、情感、思想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古诗词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其成为语文德育教育的重点部分,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精彩的同时,帮助学生得到良好的知识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体味诗韵、明晰古诗词中的情感要素

古诗词中的短小精悍,使其用极少的文字来表现出更广阔的场景和情感内容,小学学生的认知方式偏向于感性,帮助学生体味诗中的情感要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捕捉古诗词中的情感要素,进行反复的推敲,并在诗韵中体会文字中潜藏的情感、志向,与古诗词的作者进行情感上的共鸣,体会作者在创作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情,从而对一些文字没有提到的信息,有更加全面的掌握。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体会古诗词中的韵律美感,从五言、七言、押韵等要素中,体会文化带来的乐趣和情感冲击。例如《静夜思》描写了一个月夜中诗人的所思所想,通过以景喻情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其中,明月光和地上霜的对比押韵,将一个美景,转化成凄凉的事物,而望明月和思故乡也是将美景过渡到思乡之情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比美好景色与凄凉景色之间的差别,从而突出“思故乡”中所描绘的深刻情感。

二、意象赏析、还原古诗词中的情景画面


古诗词中的意象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通过意象的留白来激发读者的填补欲望,并让读者在想象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的想象和文字所提供的内容,从而在想象空间中还原古诗词的情景画面,达到深入解读古诗词的阅读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意象进行赏析,从古诗词描写的事物中,找出背后关联的情景形象。例如《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瘦马、西风”通过事物来交代了一个荒凉、萧瑟的场景,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意象的过程中,对其中“断肠人”在“夕阳西下”时的场景进行想象,在荒凉、萧瑟的场景中,夕阳西下的场面,怎么能叫人不断肠?在帮助学生形成具体情景画面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点题的诗句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进一步在意象的引导中,对游子的思乡之情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文化拓展、明确古诗词中的技巧运用

古诗词用简短的语句和具体的事物,烘托出背后所包含的情感、场景、思想,这些文化要素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写作的素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件事物,都可以用来描绘深刻的场景,并帮助学生运用古诗词技巧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事物形象的描写,给人带来的视觉、文字、情感冲击,使用静态的事物来描绘动态的情感、思想、意境,并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运用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例如《小池》中“细流”“树阴”“小荷”描写了一个初春生机勃勃的场景,用事物来渲染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每一件事物背后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拓展和想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将生活中的实际内容用古诗词的写作技巧来进行描写。比如,上学、放学途中欢快的声音,体现出学生们的活力、热情,讲堂中的空旷、回音,体现出讲堂的庄重、肃穆,引导学生在不同的事物中发现不同的意境,从而实现古诗词中文化的拓展。

四、迁移运用、丰富古诗词中的教学要素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不同的时代都发挥着对思想、情感、价值的导向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古诗词的迁移运用,用贴近生活、现代的事物与古诗词进行结合,帮助学生活用在古诗词中学得的文化技巧,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古诗词的押韵、节奏与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进行比较,从中发现现代歌曲创作时所采用的押韵、节奏技巧,提


升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古诗词在现代、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模仿的形式,来进行古诗词创作,帮助学生使用古诗词的意境、意象、比喻、寓情于景等方式,来深化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体验。

结语:小学语文古诗词背后丰富的文化要素,让古诗词具有十分重要的情感、价值、道德导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古诗词的文化要素,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的意象、情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运用古诗词中的文化技巧,在增强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庄玲.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文化浸入式教学探究[D]. 山东:山东师范大,2021.

[2] 肖建家. 让诗意栖居在语文课堂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 新课程·上旬,2019(1):33.

[3] 吴祥山. 将诗意浸入课堂——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探析[J]. 考试周,2017(47):4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03a167b3f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