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宜有声—— 幼儿古诗文学习

2022-11-27 09:1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润物宜有声—— 幼儿古诗文学习》,欢迎阅读!
古诗文,有声,幼儿,学习

润物宜有声—— 幼儿古诗文学

作者:纪玲玲

来源:《赢未来》 2019年第5



纪玲玲

石家庄育鹰幼儿园,河北石家庄 050000

要:古诗文在中华文明灿烂的历史长卷中是绝妙的瑰宝,对幼儿实施古诗教育不仅能让幼儿品味诗的优美意境,更能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发展潜能启迪智慧、增加幼儿对祖国文化的了解认知。

关键词:古诗文带到歌曲中;带到图画与赏析中

如何让3-6岁幼儿自然而然地乐学、会学并学会呢?我认为应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宜有声”。

1 选择语义浅显、用字自然、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感染力强的古诗

这些作品与幼儿生活接近,孩子们学起来易懂,感兴趣。如《悯农》《咏鹅》《一望二三里》《相思》。骆宾王的《咏鹅》,鹅是小朋友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动物之一。熟悉它的外形特征,白毛、红掌、长脖颈,熟悉它高吭的叫声,熟悉它在河中戏水的景态。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诗句也就自然而然印在脑海里。

2 古诗文带到歌曲中

我们小班有一张谷建芬老师《新学府乐歌》的光盘,里面有二十首唐诗谱曲吟唱,如《春晓》等,每天早晚或午起时我们会给孩子们播放。它清新的旋律、优美的曲调让古诗词焕发了勃勃生机,古诗词插上旋律的翅膀,飞进了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都很喜欢听,没几天就一个个自哼自唱,有模有样,运用歌曲吟诵古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古诗文带到图画与赏析中

绘画也能说话。幼儿吟诵优美的古典诗词的同时,结合欣赏古诗画面,为古诗配画等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如《一望二三里》这首诗中绘画出乡村、亭台和花朵的画面,听见诗、看见画,脑子里有颜色,眼里有冷暖色调,给幼儿多方面的感官刺激,古诗文结合绘画与赏析会潜移默化让孩子接受最初的艺术熏陶。

4 古诗文带到生活与谈话中

山水日月是我们为孩子们认识古诗文的天然道具。熟悉的画面,暗合的诗意,使孩子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果天天关在家里,什么是理解不了这些内容的。

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对孩子就是活教材”,当我带幼儿户外活动时,会随时选择情景教幼儿学古诗。如在幼儿园里观察柳树活动,让幼儿看看讲讲柳枝、柳叶的颜色,学习贺知章的《咏柳》。高高的柳树像漂亮的姐姐一样,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我启发说:“小朋友们,你可知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风啊!”然后教幼儿朗读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接着进行解释,这样幼儿玩玩、看看、念念学得轻松愉快。在生活中多抓住机会与幼儿及时沟通交流,


去引导幼儿联系古诗文并运用语言表达出来,背熟的作品,就能够于日常生活中获得新生。孩子可以在使用中逐渐懂得作品的意思,并且巩固记忆——自己领会到的,比教会的更持久。

5 亲子共读古诗,陶冶情操

为了使幼儿古典文学课堂更广泛,我们努力取得家长配合,通过召开家长会,利用家园栏,联系册等与家长沟通,达成教育的共识,构建了家庭学习共同体。在我们的指导下,家长到书店购买了相关书籍,和孩子共同学习。这样既增进了父子或母子的感情,又学到了知识,何乐而不为呢?家长在孩子进步的表现中感受到了读古诗词的好处,对我们的教学倍加赞赏,更加关注,家园的情感也由此得到了沟通。

幼儿有必要学习古诗词,但不能像成人那样过于注重文本。让孩子死记硬背一些他们不理解东西,只能让他们反感,不利于幼儿爱上并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给古诗词配上优美的旋律和优美的图画,让幼儿边唱边学边听故事,幼儿就算一时不能完全理解,也愿意跟着美妙的旋律、跟着好玩的故事,走进传统文化。借助旋律、绘画、故事、赏析等元素,以幼儿最感兴趣的方式,让其感知古诗词所描绘的事物、所蕴含的味道、所表达的意境,完成最初的音乐启蒙、艺术熏陶和传统文化教育。每一首曲、每一幅画、每个故事,都让幼儿在听觉和视觉上都有美的熏陶,激发幼儿进一步了解古诗词的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081262d4b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