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

2022-12-14 23:2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残疾》,欢迎阅读!
残疾



二、残疾评定

(一)基本概念

残疾: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广义的残疾包括残损、残障在内,成为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残疾人:指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使的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如盲人、聋哑人、肢体残疾、精神残疾等。

(二)致残的因素 残疾的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WHO)按照残疾的性质、程度和影响,将残疾分为残损(织器官缺损)、失能(个体能力障碍)和残障(社会能力障碍)ICIDH)等三个不同的发展层次。1.残损(病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人的心理、生理和解剖结构的损害,是器官水平上的残疾。这是残疾发生、发展过程的第一步,它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失能,也可以直接导致残障。但值得指出的是,残损可以是永久的,也可以是暂时的,即日趋严重和日渐好转的机遇是并存的。

2失能(残疾),是指由于残损使能力受限或缺乏,以至于人不能按正常的方式和范围进行活动,是个体水平上的残疾。其核心是能力,特别是自理生活或()就业能力的减弱或丧失,以至于独立生活发生困难。这是残疾发生、发展的第二步,如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它就可以继续发展成为残障。

3残障(残废),是指由于残损或失能而导致个人参与正常社会生活活动的障碍,是社会水平的残疾。这是残疾发生、发展的不良结局,其特征是残疾人的行为和所处的地位与他自己或其所处的群体的期望之间不协调。因此残障是残损和失能的社会表现,它反映个体由于残损或失能而在文化、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各种后果。为了加强对残疾发生、发展的理解,举例说明残损、失能和残障的概念:如一名建筑工人,在外墙作业时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下,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这时,工伤导致了该名工人胸椎(T10)的骨折,

1 / 2






同时,由于胸椎的骨折和移位,造成了胸髓横断胜的损伤,我们将这一阶段称之为残损(器官和组织的

损伤)。经抢救和手术治疗后,该名工人虽然胸椎骨折部位钢板固定并愈合了,但仍遗留双下肢不能活动(截瘫)、没有感觉、大小便失禁等后遗症,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也不再具备建筑工的劳动能力,我们将这一阶段称之为失能(个体能力障碍)。如果缺乏必要的康复措施,该名工伤患者将长期卧床不起,并将产生严重的合并症,如褥疮、泌尿系感染等,身体上的打击还会导致心理上的严重障碍,患者完全与社会隔离,作为一个社会人在家庭环境、社交环境、职业环境中的各种角色功能都不能正常发挥,我们将这一阶段称之为残障(社会能力障碍)。值得指出的是,上述残疾的表述是按照一般残疾发生、发展的过程加以描述的,在实际生活中不一定都要经过上述三个阶段。比如,残损有时可以直接导致残障的发生,而影响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和社会活动的参与。但是,准确理解残损、失能、残障的概念及其内涵,有助于我们准确掌握和理解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在残疾的每一阶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康复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按照残疾的性质、程度和影响,将残疾分为残损(组织器官缺损)失能(个体能力障碍)和残障(社会能力障碍)等三个不同的发展层次。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0fc5b0265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