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全诗翻译

2023-12-21 15:1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全诗翻译》,欢迎阅读!
秦时,全诗,明月,翻译

秦时明月汉时关全诗翻译

“秦时明月汉时关”出自《出塞二首》,全文翻译为: 其一: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征人守边御敌离家万里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军李广今还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过阴山。 其二:

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后战场上只剩下月光清寒。 城头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刀匣里的宝刀上血迹还没有干。 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 全诗为: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注释:

①出塞:出关,出征。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见义,秦汉时代的明月和雄关,即明月和雄关依然和秦汉时代一样。

③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关万里参加远地征戍的人都没有回来。 ④但使:只要。

⑤龙城:指卢龙城,一作“卢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长城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

⑥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治卢龙县。一说指西汉名将卫青。 ⑦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⑧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⑨度:越过。


⑩阴山:昆仑山的北支,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 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 震:响。 匣:刀鞘。 赏析:

第一首诗慨叹边战不断以及国无良将,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边患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诗的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写景物,为千古名句,受到历代学士的激赏。此句互文见义,含蕴丰富深远。在时空的大背景上诗人挥洒如椽巨笔,将秦汉以来的千年历史与当时明月笼罩下的万里边关巧妙地融合起来。从历史上看,秦汉时起便筑城备胡,在千年漫长的岁月中,边关内外一直与胡人征战不断,如今与戍边战士日夜相伴的秦月汉关自然便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写怨情。诗的主人公是一位久戍边关的战士,目睹眼前的景物“明月”、城“关”,不禁触发起乡关之思,不禁想起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整个民族的悲剧命运!万里长征没有归期,古代秦汉已经如此,今天唐代依然如此。

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以侧面烘染的笔法点出诗篇的主题:假如李广将军还活着的话,就决不会让胡马越过阴山,边境安定,征人也就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了。这里用“但使”“不教”的假设句对古代英雄人物飞将军李广充满无限景仰之情,对现今将领的讽刺含意不言自明。此诗悲壮浑成,婉而多讽,因之明代诗人李攀龙称赞这首诗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第二首诗描写一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的情景,抒写自信、进取、开拓为特征的传统尚武精神,风格刚健、清新。骅骝骏马,是再好不过的马了,还要给它配上再美不过的白玉鞍桥,可以想见这马上骑手的威风。

这英武的骑士是手持“金刀”(即金错刀)奋战沙场的。这骑士披一身月色,顶凛冽寒风,鏖战而归。但他全副精神仍沉浸在烟尘滚滚的沙场,那咚咚的进击鼓声还响彻耳畔。这风度轩昂、勇武不凡、充满自信的骑士,就是诗人心目中唐军将官的形象,也是诗人矢志抗敌、无时无刻不意欲拼搏战场的心灵写照。

后两句“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从耿耿赤心发出的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10bb88b30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