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典故的对联

2022-07-18 05:03: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历史典故的对联》,欢迎阅读!
历史典故,对联,关于

关于历史典故的对联

中国的历史有着五千年的。对于中国的历史上典故,其实有很多,那么大家知道有哪些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宦官自讨没趣。

明嘉靖年间,有个宦官到浙江公差,一日同南北两位户曹喝酒,仗势借酒醉出言道: 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同饮的一个绅士打抱不平对道:

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上联揭露户曹贪赃枉法,下联嘲讽宦官卖身求荣,读来令人痛快。 2、唐寅嘲商人。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商人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3 进退两难。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 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 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4 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从前有位富翁,父子花钱均买了“进士”,一年春节,为了炫耀门庭,贴出了这样一幅春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

对联贴出后,乡亲们很愤怒。有个穷秀才因无钱行贿,年年落榜,故在夜里将春联改了几个字,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 5 郑板桥联辱知府。

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 交忠朝庭 因受百姓 横批:前程金修 1、三国名人入对。

四川内江有座嘉靖年建造的三元塔,塔中有一联说景,实则谐音含三国六个人名: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在笼中,心思槽巢,狠关羽不得张飞 2 乾隆出谜联。

有一年元宵节,乾隆与群臣猜谜,出一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相仿,既非家禽,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摸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 在场的纪昀道出谜底,为“猜谜”。 3 “老”字没一点。

有个农民欠财主的债无法偿还,于是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对联是: 借新账,还旧账,借账还账,账还账


拆东墙,补西墙,拆墙补墙,墙补墙 横批只写了一个“老”字没有里面一“点”。

财主上门讨债见联,不觉诧异,自语道:“这横批的“老”字,说“考”又不象,说“老”又没有一点?”话音未落,只听农民说:“**字要是有一点,早就还你了。 1、明代戏联。

男无假,女无真,为何无人嫌假 你不来,我不来,怎么不请自来 2、“不如不说”与“何必多说”。

清初,某县有一主事官喜欢议上司是非,抨击时弊。一天,朝庭有一御史视察县衙,有人将此事上告,御史叫来这个主事官痛斥一顿,并忿忿道一上联: 说人之人被说人之人说,人人被说,不如不说 主事听了心理不服,针锋相对答一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144ce35f8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