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社会现状和我们的使命

2023-01-19 13:2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当代中国的社会现状和我们的使命》,欢迎阅读!
中国,使命,当代,现状,社会



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我们的使命

说起当代中国,就像打开了一个源源不断的话闸子。毫无疑问,当代中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甚至可以说是处在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从而深刻剖析一下我们现在的社会,真正承担起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社会使命。

如今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体系,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无疑是一个“富国”,在经济危机泛滥的今天,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得不向我们“求援”,说到这里,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每当在新闻上看到我们国家的GDP又增长了的时候,感觉就好像是自己的口袋鼓了起来一样,高兴不已。六十年前,摆在我们国家面前的是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那时候,我们的工业总产值还比不上印度。毛主席当时候曾经说过:“我们现在能够造什么?飞机,大炮?都不行!当时候,很多人都挨饿受冻,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更别说什么精神生活了。如今,一条条大路绵延千里,一座座大厦拔地而起,社会的色彩越来越鲜艳,综合国力大为提高,我们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腾飞的体现。

六十多年前,我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尴尬境地里,那时候,提到中国,就被视为“东亚病夫”,说中国人是梳着辫子的、营养不良的黄皮子……凡此种种,都在刺激着国人的神经,是甘于受辱还是有所作为,是摆在国人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近代以来,我们受尽了侵略者的凌辱,生灵涂炭、血流成河,直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洗去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我们终于扬眉吐气了,百余年的压抑,在那一刻得到了释放,那种狂喜,是难于言表的。接下来的解放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人民终于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拥有了自己的权利。一位农民这样描述到自己的感受:“分到田地的那一晚,我们躺在自家的田里,抚摸着、亲吻着自己的土地,梦真的成为了现实!的确,农民翻身做了主人,拥有了建设自己美好生活的权利,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高兴的呢? 六十多年前,我们的文化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影响,现代文化的概念还没能深入人心,人们对新兴的社会主义文化还缺乏深入的了解,所以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无味。再看今天的中国,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悄然形成,人们普遍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今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电影、电视、电话、互联网,一步步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被无限缩近,社会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了。人们谈论时事、发表见解;亲戚朋友,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当代中国,经历如此大的社会变迁,当中也不乏有消极的一面,那我们年轻一代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实现它呢?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如何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最重要的,这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致的。今日中国,年青一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已基本实现,所以,如何学好知识、用好知识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一直都有舆论批评我们创新能力不够,经济增长靠的是高消耗的能源模式,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亟待提高。这是实际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意识到,也必须承认。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去做点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教育制度上来说,我们的教育制度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不是口头说说,是必须落到实处,素质教育不应是一句空话,广大的孩子不应再被禁锢在狭窄的课堂和课本知识里,不应再为考试而进行填鸭式的教育要知道,这对我们的孩子的创造力是一种严重的扼杀,这是我们民族创新能力不强的一个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年轻一代的我们,应把教育重点放在教育制度的改革上来,建立一种使学生充分、全面发展的教育制度,从而使人尽其用。

从经济发展模式来说,我们要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根本观念。






这需要技术的革新,也关乎人文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物尽其用,不至于使我们过早地陷入“能源荒”的境地,也不至于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恶化,这样,生活才有了基础,否则,一切就成了空话。如果按照目前的这种发展模式,那过不了几十年,能源就极有可能耗竭,环境也将变得惨不忍睹,前景不容乐观。

所以,归根到底,民族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也就是说,决定我们民族未来的还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没有错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代人也许是瞬间溅过的浪花,但如果我们能在自己生活的年代里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也不枉此生。“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何时能被回答,就证明我们的教育达到了一定的标准,那时候我们的创新就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思维,一种全民族的思维!那时候,将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美好社会。这当然需要们这代人甚至是下几代人的努力,但是,只要我们有这样的使命感,理想就一定会实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14a33c3aa00b52acfc7ca8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