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礼乐制度

2024-01-25 19:52:4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周礼乐制度》,欢迎阅读!
礼乐,西周,制度

西周礼乐制度,说到音乐美学思想礼乐治国呢就会想到西周了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是从古代就开始至于礼乐治国是不是像字面上那么彬彬有礼?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明特征,通过制礼作乐,利用礼教与乐教,形成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然而西周统治者在推行礼乐制度的同时,必然会加强礼乐方面的教育,它对我们今天又有怎样的意义,本文通过论述西周礼乐制度的含义及内容的阐述,又进一步探悉它对当今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和意义. 周朝得了政权以后西周王朝以夏商礼乐为基础在公元前1058年制订了周代礼乐(礼乐的礼就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相互结合的礼仪乐就是音乐包括乐队乐舞的编制乐曲乐舞的使用等等)将其作为奴隶主的行为准则各级奴隶必须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享受礼乐在礼的中间把贵族和人民分成许多等级对各个等级都规定了有关生活各个方面的区别和限制同时周朝的统治者对音乐的社会功能已经有了相当的认他们把礼与乐看得一样的重要并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作为维持社会秩序巩固王朝统治的有效手段他们也为各个等级严格规定了应用音乐的制度从而来体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相互间的关系例如

1关于乐队的排列和各个乐器的的多少规定王的乐队和所有乐器可以排列东西南北四面诸侯的可以排列三面卿和大夫的可以排列两面士的只可以排列一面

2关于舞队所用的人数和排列的方法规定王的舞队可以由八人组成一个舞行由八个舞行即六十四人组成的一个舞队;诸公可以由六个人组成一个舞行由六个舞行即三十六人组成一个舞行由四个舞行就是十六人组成一个舞队(12参考杨荫浏编着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p33音乐的阶级化和等级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3关于在举行射礼时不同身份等级使用的乐曲不同王用驺虞诸侯用狸首大夫用士则用采蘩》。(参考陈应时陈聆群主编中国音乐简史p28宫廷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一个王朝制定一项制度势必要建立与其对应的部门来保证制度的实施管理与完善并形成与其对应的教育体系来确保制度的推广与传承

周朝的礼乐制度自然也需要这样的保障即周朝王家的音乐机构周朝王家的音乐机构归大司乐领导中的工作人员数目不低于一千四百六十三人这机构的职务包含音乐行政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三方面但从音乐教育方面来看该机构是世界上最早的音乐学校在一千四百六十三人中除了少数低级贵族以外有一千二百七十七人属于农奴阶级由此可见宫廷音乐机构中创作和表演的主要力量是农奴们但在音乐行政以及音乐教育方面的各级负责人则都是由贵族承担的并且随着统治者对音乐各种事宜的重视程度不同相应的乐官级别也不同越是重视乐官的级别越高由此可看出统治阶级对音乐活动的阶级控制是十分严密的 对此可看出统治者对礼乐制度的重视甚大以及这个政府工程的浩大也因而引起了一些人的深思与反例如墨子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对对音乐持否定态度反对儒家的礼乐思想墨子·非乐的上篇中记载墨子承认音乐能使人快乐给人以美感他说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耳知其乐也但是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音乐对于王道万民来说没有任何利处其次他认为音乐解决不了老百姓的三患即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音乐非但不能行天下之除天下之害而且增加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并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墨子认为王公大人要欣赏音必须制造乐器造乐器则必厚措敛乎万民;有了乐器必使风华正茂的年轻男女去演奏如此又浪费了劳动力;有了音乐王公大人坐而独听谈不上快乐何况又浪费了那些听乐的君子贱人的时间等等 音乐教育方面其实商代的贵族已有专门的学校教育而在西周统治阶级为了配合礼乐制度的推行学校教育变得更为完备建立了所谓的小学与大学主要教学内容是六艺即礼其中


又以礼御为主音乐教育的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即世子和国子)但也在自由民和农奴中选拔一些人才把他们提升到下层贵族的等级中与上层贵族子弟一同学习音乐世子是王和诸侯的嫡子国子是公卿大夫的子女贵族教育从六岁到二十余岁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由简而繁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乐的比例是很重的而国子们学习礼乐的目的并不像今天这样是去从事各种音乐表演活动这种教学目的是要使这些青年在学习了音乐之后能够利用音乐来统治广大的农奴麻醉他们防止他们反抗要人民保持和平态度;他们学习的目的也就自然是要达到统治阶级提倡的礼乐治国西周音乐教育说到底也只是西周统治者统治国家的一种手段通过对各个贵族以及少数农奴的音乐教育使等级观念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并使之传播从而减小叛乱的威胁一定程度上的保证了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纵观世界历史无论哪个国家在哪个时代的哪个制度的运行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西周的礼乐制度亦是如此春秋之后私学开始兴起逐步改变了礼教育与庶人无缘的局面各种私学类型很多教育对象中既有士阶层的人士也有宫廷的专业乐人还有民间的从乐人员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私学教育主要是指民间音乐教育活动这时期的官学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其重心开始由王室向诸侯公室转移并且由原来以宫廷一个教育中心为主开始向多个中心转变音乐教育的对象与内容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教育对象中除了世子与国子外还包括了乐师乐工的教育涉乐人员的增多促进了礼乐方面的严格规定彻底的被打破卿大夫甚至士也堂而皇之地用起了天子之乐因而礼乐制度的被打破也得到了儒家代表人(孔子荀子)的痛斥

但无论思想家们如何评论西周礼乐制度可以肯定的是正因为礼乐制度的诞生周代成为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音乐发展高峰时期它建立了我国最早的较完善的音乐机构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为我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小视的贡献单对中国音乐来说西周礼乐制度无疑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加速它通过帝王的支持鼓励与领导使中国音乐在当时世界音乐界留下了永远的画笔这画笔永远昭示着祖先的智慧与才华同时也激励着我们现代中国音乐的前进发展

以上这篇关于西周礼乐制度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15d2d0baa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