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提醒:七月谨防招生就业诈骗

2022-03-14 06:50:0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检察官提醒:七月谨防招生就业诈骗》,欢迎阅读!
招生就业,检察官,谨防,诈骗,七月



给自己或者孩子找个好工作,是每个大学生及其家长都期盼的事情。可是,并不是每个愿望都有美好结局,也许正是您焦急的心态才给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郑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刘远荣说。

据悉,郑州市4名骗子,以介绍高考落榜生入读军校和给大学生安排工作为饵,诈骗88名大学毕业学生及家长人民币712.05万元。此案近日由郑州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刘远荣介绍,招生、就业诈骗案件,郑州市检察机关每年都要办理30多起,被骗的时间段几乎都集中在大学生毕业和中考高考之后的7月前后。这些被骗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当孩子升学、找工作时,家长希望有能人〞帮助实现愿望,却往往丧失了警惕性。

其实大家只要去打听、核实一下对方当事人的真实身份,了解一下国家公务员的正常录用程序,就可识破骗子的骗术,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环节、一个细节被识破,骗子的卑劣行径就会暴露,但是本案的受害方却没有一丝警惕,并在骗子精心设计的环环相扣的诈骗圈套中,一门心思盼着儿子女儿当警察,自觉自愿地送上钱财,还要感谢人家的热心肠!刘远荣痛心地说。

总结以往众多案例,刘远荣称招生诈骗常用的有4种手法,提醒广阔考生及家长注意:

1。招生骗子们最常用的手法是大肆吹嘘自己神通广阔,有关系门路〞、有内部指标〞,进行招摇撞骗。骗子常假冒高校招生处和省招办工作人员等身份,吹嘘自己有内部招生指标〞方案外招生指标〞等。而实际上,高校招生是实行严格的方案管理,且通过省级招生办向社会公布,绝无内部指标,也绝不可能方案外扩招。

2。伪造录取通知书也是招生诈骗〞的常用手法。不法分子有时会拿出伪造的材料或招生机构内部文件,如空白的录取通知书等假材料以骗取学生及家长信任。其实,空白的录取通知书是不允许携带和保存的,大学院校录取通知书按规定是通过邮局寄达考生家的,可能由私人传递。

3。收取高昂中介费是招生诈骗〞最常用的敛财手法。高校招生除按规定收取报名考试费等少量费用外,不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凡声称读大学须缴纳中介费、赞助费〞等,并且狮子大开口要钱财的必定是骗局。

4。招生诈骗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带考生及家长查看招生场所。有的骗子团伙在外地租用招待所或商用写字楼,对考生及家长声称是招生场所,遇此情况,考生及家长要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因为目前普通高校招生已经全部实行远程网上录取,由各省级招办与有关院校通过网络完成录取工作。


对大学生找工作中经常遇见的几种陷阱,刘远荣分析:

陷阱一:招聘单位收费

如果有公司上来就让你先交报名费,那一定是骗子公司。毕业生在应聘时遇到收取报名费、面试费、培训费等额外费用的企业,最好都不要相信。

陷阱二:招聘单位无限期试用〞

依据有关规定,试用期人员底薪通常是正式员工的14,劳保用品、物质奖励、各种保险和其他福利等又不与正式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因此一些用人单位为降低人力本钱,大量招募短期员工,且不签订劳动合同,3个月试用期满,就以各种各样的借口予以解雇。这样一来,求职者总是辛辛苦苦给单位低薪干了几个月,然后被扫地出门。

根据实际经验说明,有这样做法的企业往往并不是真正需要人才。其表现有两大特征,一是会很快就提出签订劳动协议,然后马上开始工作。二是一次招收的学生数量比拟多。此,学生求职时要注意以上特征,看清单位是否有真正的用人诚意。

考研屋 :提供各大机构考研、公务员、四六级辅导视频课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1608d6ce6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