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孩子适合写生吗?

2023-02-04 00:3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的孩子适合写生吗?》,欢迎阅读!
写生,幼儿园,适合,孩子







幼儿园的孩子适合写生吗?

我在讲评活动区活动情况时,我让帆帆小朋友拿着他在“小聪聪画廊”里画的鞋子向大家介绍,他说:“我画了两双鞋子,一双是我妈妈的高跟鞋,一双是我的雨鞋。”我表扬他画得细致认真。

中午,我经过“小聪聪画廊”时,发现呈现在画廊里的两双鞋子根本不是刘浦帆画的那两双鞋(应该是画鞋子写生画),我就跟指导鞋子写生的何老师交流了一下看法,她也发现小朋友不会看着鞋子真实的画鞋,都是把自己想象的鞋子画下来,没有达到写生的目标。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幼儿园是否适合开展写生活动?应该怎么指导等等?

带着这些疑问,我看了刘晓东的《儿童教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从中寻看到了有关幼儿艺术教育的一些论述,对我很有启发。

我们就儿童的绘画发展来看一看罗恩菲德的划分方法:涂鸦期(2-4岁),接着以后出现的是前样式化阶段,4-7岁)、样式化阶段(7-9岁)、写实主义的萌芽阶段(9-11岁)、推理的拟似写实阶段(11-13岁)。按照罗恩菲德的划分方法,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处在涂鸦阶段和前样式化阶段。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阶段幼儿绘画特点:1.涂鸦期。涂鸦——其实并不能称之为绘画,只能说是一种练习性的游戏就是儿童进行的乱涂乱画,在乱涂乱画中能识别出各种形状来;2.前样式化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儿童开始了解到画面与实际事物的关系,不过,儿童所画的并不同于他们所见的,也就是说,儿童还没有具备表现实际事物的绘画技能。

我国传统的艺术教育是以灌输方法为主,以临摹和写生为主要教学内容。在这种传统的儿童艺术教学中,儿童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没有发挥自由创造、自由表现的精神和功能,束缚了艺术的发展。毕加索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艺术在于创造,写生的评价标准是作品与写生对象的相似程度,也就是“象不象”的问题,其中的构图、造型、色彩方法、步骤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儿童只能机械地、被动地再现对象,而没有自由发挥、创造的余地。然而,处在前样式化阶段的幼儿,还没有具备表现实际事物的绘画技能。儿童的世界是诗意的、话的世界,儿童看世界的眼光与成人是不同的。

《纲要》中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

1










技能、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因此,我认为在幼儿园应该多开展主题画、想象画、命题画等活动,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想象创作的空间。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167df2c93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