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爱枯叶蝶

2022-06-06 23:24:5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也爱枯叶蝶》,欢迎阅读!
枯叶

也爱“枯叶蝶”

单位:李塔汇学校 学科:语文 姓名:李丽娟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转瞬间一年的见习期即将结束了。在这初为人师的日子里,谈不上有多少收获,却也感触颇多,尤其是在学生教育方面。

原本以为,当老师的学好自己的专业,备好资料、上好课就可以了,现在才发现全然不是如此简单。作为一名老师,所需具备的素质不仅仅是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样也需要巧妙的教育方式和技巧。尤其对于班上一些后进生,更是如此。

后进生常表现为成绩差,或思想行为、习惯差。由于他们的种种不佳表现常影响到集体,故而让不少老师头痛不已。许多老师对他们缺乏信心,从心底深处不喜欢他们,甚至对之有讨厌的情绪,总觉得转化这些后进生费时又费力,而且不会有多大效果。所以老师们都喜欢聪明听话的孩子,对之宠爱有加;而对后进生们,却是常常厉声呵斥和责骂。

虽然我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不会去讨厌或歧视那些后进生,但平日或多或少对那些聪明听话的学生总宠爱一些,而对那么一二个不听话成绩又不佳的孩子似乎总是严厉地斥责、说教。虽则是因为“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但心里对他们确乎没有多喜欢,总觉得付出那么多,换来的总是气恼和失望。也因此,班上有两个孩子的问题一直悬在我心里不知如何去解决。



后来,在新教师培训中我偶然间听说了一个“枯叶蝶”的故事,深有感触,它给予了我颇多的启示和帮助。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初中生,人很聪明,但是平日并不很听话,成绩亦不好,是老师眼中典型的“调皮捣蛋的后进生”任课老师常对之冷嘲热讽或厉声喝斥,都认为他是那种毫无希望可言的“朽木”了。但是一次作文当中,他写的作文让老师们全都呆了。文中他写道:“在大自然中,有一种枯叶很像蝴蝶,但它不是蝴蝶,是枯叶;在大自然中,也有一种蝴蝶很像枯叶,但它不是枯叶,它是蝴蝶,它叫枯叶蝶。枯叶蝶知道自己是蝴蝶而不是枯叶,可是有的人却把它当作了枯„„很显然,从孩子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心里并没有把自己当作“枯叶”,只是有些老师却把看似“枯叶”的“枯叶蝶”们当成了“枯叶”,让孩子们的心灵颇受打击。



听过这个故事之后,我不禁联想到自己所教的孩子们身上。是不是在无形之


中我也把一些看似“枯叶”的孩子们当成了“枯叶”,而事实上他们却是能翩翩起舞的美丽蝴蝶呢?是不是因为我对他们没有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所以他们才一直没有进步?如果我能换个角度来看待他们,换个方式来教育他们,结果会完全不一样呢?

于是,我便开始细细分析并观察那两个班上我最不喜欢的孩子。

其中一个女孩子,成绩很差,平时作业也很马虎,而且整日蓬头垢面,让黑乎乎的她看上去更不讨喜。更可气地是每次无论我是好言相劝还是厉声斥责,都一副毫不在乎地神情,让我恼火不已。我慢慢觉得她是没有希望可言的,做什么都没有用。而她也一直远远躲着我,成绩也一直远远落在后面。

听了“枯叶蝶”的故事后,我开始深深反思,是不是她还有许多可取之处,我没有发现,反而一直把她当成”枯叶”,让她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赞科夫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我决心用真正的爱去对待这个孩子,从问题中找原因,再针对原因去解决问题。

首先,我开始通过多方面渠道了解她。从班主任那里我了解到她的父母亲离异,且由于工作原因父母亲对她又疏于管理。我这才知道她为什么平日总是看上去蓬头垢面的。此外,我还从同学们口中得知她其实是个十分开朗的女孩,颇有人缘的。说实话了解这一点后我有点吃惊,在所有任课老师眼里,她是很不受欢迎的后进生,但是她在班上很受欢迎。看来我们老师总一味从孩子们的成绩出发,却忽略了他们身上还有那么多可取之处。我对她不禁开始有了好感。

其次,我开始从了解她的基础上制定教育策略。由于她的家庭原因,成绩又落后,我发现她表面虽然常满不在乎,其实却是十分敏感自卑的。我决定先培养她的自信心。于是在班会课教育学生要团结互助时,我有意拿她作例子表扬,而使她有了一定的自信和被认可感。之后,我开始频繁地找她来办公室补习,过不再是一味地说教和斥责,而是和言悦色地与她交谈,补习时不懂的地方我就反复讲解。此外,我还微笑着教她怎样梳理头发,怎样搭配衣服,从她略显喜色的脸上我知道她已开始接受我了。

那以后我发现她不仅作业认真完成,上课也积极了许多,而且往日零乱的头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扎得很整齐的马尾,显出她这个年龄该有的朝气。虽然她的成绩并未一下子突飞猛进,但各方面都已有了很大进步,这让我颇为欣慰。




还有一个男孩子,也是一直让我十分头疼的,他人很聪明,但平时特别调皮捣蛋,似乎有多动症,而且纪律松懈,作业马虎,学习成绩也是中下水平,停滞不前。我曾多次和他谈心,但成效不大。我开始认为他是无法改变的了。听过”枯叶蝶”的故事后,我决心换角度去看待他。

经过分析观察,我发现虽然他上课很爱捣蛋,不过思维很活跃。而且他写作文很有新意,虽然语言表达等还不够好,但每次写出的作文选材都很新颖独到。我想起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我觉得如果抓住他这个闪光点对他进行激励,对他的学习应该会有效。于是,我在某次作文课上特地把他大大表扬了一番,而且把他的作文在班上朗读出来,让大家都向他学习。结果我发现自此他的写作兴趣高了很多,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对他的进步我又表扬了好几次,法国教育家卢梭不是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吗?这之后,很明显上课他也认真了许多,不再那么捣蛋,成绩自然也前进了不少。



通过这两个孩子的事例,我深切地体会到,对于那些“问题生”,一定要耐心地教育,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一方面,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用这些闪光点来激励他们,使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得到认可和强化,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老师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后进生比其他孩子更为敏感自卑,所以也更需要老师真心的爱。事实证明,当后进生感受到老师在关心、爱护他时,便会将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所以,我们在爱那些聪明听话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那些看似“枯叶”的“问题生”,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像“枯叶”便忘记了他们其实是“枯叶蝶”,也是能翩翩起舞的美丽蝴蝶,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这些“麦田的守望者”应多给他们一些爱心,努力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都能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舞出他们独特的风姿!



---- 07.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172311431b765ce050814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