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布置作业的策略

2023-02-12 19:30: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分层布置作业的策略》,欢迎阅读!
分层,布置,作业,策略

分层布置作业的策略



一、遇到的问题以及困惑:

1如何准确地将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尺度是什么?如何才能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下进行分组?

2数学作业怎样布置才有效,也就是说每个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分组时难免遇到困难?另外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学习不同的知识时所遇到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如何在布置作业中更好地体现?

3每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有所不同,因而难度也就不一样,再加上学生当堂掌握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应该怎样调节每天的作业才能充分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能够有效的检查学生当天的学习?

4由于将本班的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的作业有不尽相同,这样势必在讲评作业时遇到困难,如何在紧张的学习中抽出充足的时间去订正、讲评前一天的作业?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在不伤害学生的情况下选择恰当的分层方法

针对学生的实际,本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的前提,在分组时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

因此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写出自己想分到什么组内?再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最好的为A组,成绩中等的为B组,成绩较差的为C组。对学生的分组是由老师掌握的,不对学生公开,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2、根据所学的内容恰当的布置作业及评价方法

在教学中根据各组成绩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作业、提高作业、超额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业,允许A组学生不做,B组、C组学生人人都要完成。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有些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高作业,供A组和B组的学生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视为超额作业,便于A组同学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收到学习的喜悦。

学生在完成各自的作业后,在作业本上把当天的知识进行小结。通过小结当天的知识点、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时的独到见解,积累方法,优化解题策略。同时鼓励C组的同学去思考和尝试做B组的作业, B组的同学去尝试做A组的作业。再对他们成功的尝试给予大胆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采用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测评学生,就是对ABC三个组作业的评价不按一个标准。对C组作业判分适当放松,对A组作业判分适当从严。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B组学生可放松,对A组学生可紧些。例如,对C组的学生,做对基本作业,就可以给满分;做对提高作业,半倍加分,做对超额作业,一倍加分。对B组的学生,做对超额作业,半倍加分。再如,对B组、C组的学生,作业做错了,暂不打分,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再给他们判分。有时,订正后还不能全懂,就要针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再设计点题目让他们补做,练一次,进一步,再练一次,再进一步,不断给他们加分。

三、收到的成效:

1、对平时纪律差、厌学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创造了可能。

对于这些学生,现在所布置的家庭作业与传统的作业有差别的,而且更加贴近与他们的实际水平,再加上中学生好奇、求胜欲强、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结合数学本身独具的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内在因素,创设情境,诱发激励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兴趣,因此这部分学生对分层作业表现出了热烈的欢迎,不仅仅能主动完成作业,还能体会到作业本上打的感觉,体会自己能在数学上尚有成功的可能,也受到了其他同学的尊重,从而积极地去学习,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意识,不甘落后,勇于追赶。

2、作业分层布置,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改变了以前好的学生吃不饱,中等学生正好,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像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将知识完全吸收理解,所以他们想去做一些难度较大点的题目以开阔自己的学习眼界,开阔自己的学习视野,从不同的方面获取不同的提升,也乐意有更多得时间去研究一些竞赛题,为自己以后参加各类竞赛做好准备;另外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完全的掌握知识,但在刻下稍微用些功夫就会全部解决,这些学生就会想在理解基础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做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来提升自己在应用知识的能力;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下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将当堂所学的知识理解、消化,所以他们更需要一些最最基础的题目来帮助他们巩固知识。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和提高。

3、作业情况明显好转,不会出现无故不交作业的情况了、字迹变得工整了、正确率也提高了,特别是不合格作业的数量已从原先的十五本减少到现在的六本。单元过关检测的成绩也就理所当然提高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1786cfd71fe910ef12df89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