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5教学反思 冀教版

2023-03-07 23:03: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5教学反思 冀教版》,欢迎阅读!
乘法,口诀,上册,反思,年级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2-6的乘法口诀求商 5



教学反思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我根据新课标精神,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以及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逐步深化的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上课初,我则创设小猴请妈妈帮他们分桃的情境,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习。同学们在根据故事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

2.问题来自于学生,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

对于书上提出的问题,我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数学学习活动的实现。在新课阶段,学生探究出多种算法后,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种算法都进行了评价,使学生的想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是学生体验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化。紧接着教师提问:这么多种办法你认为哪种方法能很快地解决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各自个性化的算法,让孩子们在倾听他人意见时,反思、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算法的最优化,培养了学生的择优意识。


3.精心设计活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练习中,我没有直接将课后练习题呆板、枯燥地罗列出来,而是将课后练习题贯穿起来,设计成一个有趣的校园活动,注重练习的设计,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用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练习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层次性、应用性和开放性,每道题都有其侧重点,计算小博士重点巩固新知;爱心小天使让学生找到商是1的除法算式的特点,并适时渗透德育教育;小小设计师的环节侧重于加深对除法算式含义的理解,在展示学生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初步渗透符号意识。并且通过独立设计图案,在活动中进行体验,通过观察发现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商越大。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过程性目标落于实处。找找好朋友的环节则使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初步渗透乘除法的关系。学生把24放中间,24是两边共同的朋友,渗透了“交集”的概念。通过给四个已知数中的两个数,配上一个数,使它们能组成除法算式,使学生体会答案的不唯一性。每一道题的设计都体现数学思考的培养。

学生们通过参加学校计算小博士、爱心小天使、找找好朋友、小小设计师的四个活动也就分别完成了练习题。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完成了课后习题。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181b1c245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