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诗词赏析

2022-05-07 05:1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诗词赏析》,欢迎阅读!
太守,酒泉,岑参,赏析,诗词

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诗词赏析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唐代:岑参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译文

酒泉太守持剑翩翩舞起,高堂置酒夜间鼓声敲击。 胡茄一曲令人肝肠欲断,座上客人相对泪下如雨。 琵琶长笛曲曲互相对应和,胡家儿女齐声唱起歌曲。 全牛野驼烧好摆在桌上,交河美酒斟满金酒杯里。 三更醉后卧在军帐之中,梦中无法向那秦山归去! 注释

酒泉:郡名,即肃州,今甘肃酒泉。 高堂:指高大的厅堂。 胡笳:古代管乐器。 胡雏:即胡儿。

浑:全。炙(zhì):烧烤。犁牛:杂色牛。


叵(pǒ)罗:酒杯。

秦山:即终南山,又名秦岭。 创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二裁(757),岑参离开边塞东归。过酒泉,酒泉太守置酒相待,这篇作品即是记叙此次宴会之作。 赏析

这两篇作品记叙的是宴会的场面和醉后的归思。

这是一个富有边地特色的军中酒会。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点的同时,便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色,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气氛,为“醉”字伏笔。紧接着两句写席间胡筋声起,催人泪下。何以“泪如雨”,这里没有交代,但隐含的情调却是慷慨悲壮的,这种气氛也为“醉”准备了条件。《全唐诗》将以上四句列作一首七言绝句是有原因的,因为它们能够勾划出一幅完整的、情景交融的意境。这在这组诗中也起到笼罩的作用。

第二首诗的前四句写宴席间情景。上两句从所闻方面写歌曲,下两句从所见方面写酒肴。乐器是“琵琶长笛”,歌者为“羌儿胡雏”,菜是“犁牛”“野驼”,酒为“交河美洒”,这个切能够看出主人的热情,宴席的高贵;而它们所点染的边塞情调又使归途中的诗人感触良多。这也为“醉”准备了条件,遂引出诗的最后两句。醉后吐真言,梦中见真情,诗的最后两句写醉后梦中归家,描写十分真切。用“无奈”写出归思之难以摆脱,也许这正是“座上相看泪如雨”的重要原因。

这两首诗写宴席场面,罗列边地物产以渲染边地情调;同时,把酒席场景的描绘与座上客人的感情交织起来,使诗歌情景交融。第二首诗最后两句直写乡思,显得十分深沉。这两首诗格调慷慨悲凉,从中能够看到戍边将士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209e45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d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