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两难理论

2022-04-24 21:2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两难理论》,欢迎阅读!
两难,理论,社会

2. 3. 1期望效用或理性选择模型

社会两难以及与两难相似的情景决策中具有支配性的理论框架是期望效用( expected utility)或理性选择模型(rational choice model)0期望效用是指对于决策后果的主观评价。理性选择模型指的是,人们在进行决策时会依据自己稳定的内部价值观体系,对各种选择进行利益计算,并最终作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的决策。它和期望效用理论假定,决策者谨慎、小心地评估着决策的环境,预测着每种选择可能的后果,然后选择他们认为的最佳的期望效用。理性选择模型能够为社会科学家提供有用的分析框架,并且运用它可以省时且非常准确地对各种选择的后果进行预测。

期望效用(EU)模型有一些突出的特征,效用模型首先假定有一个比较自觉和故意的决策过程。其次它还假定对决策的评估和判断是先于做出决策的。再次是对决策的效用进行比较精确或经济地界定,而对效用的界定通常体现了对期望效用模型的应用。最后是模型本身相对不受社会影响,他们倾向于淡化社会对决策的影响力。这些特征表明,期望效用或理性选择模型为人们的决策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框架,但在应用于更多的社会两难情景中时,他们的上述四个特征限制了理性选择模型对决策的解释力。

正是因为这些特征使得期望效用模型有其适用的情景以及不太适用的情景。例如,决策环境的社交性较弱时,决策情景或背景使得决策任务的经济结构尤其显著时,以及决策背景要求运用一种深入思考和计算的方式进行决策时,期望效用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人们的决策行为。但在其他一些情景中预测的有效性却并不高。通过记载理性选择模型不能对其结果进行解释的种种情景,社会心理学可以充分地利用理性选择模型的低社会性。一般而言,这些情景中的合作行为比理性选择模型预期的要高。当不强调或不提到情景背景中的社会性特征时,利己主义的、经济的理性选择更有可能发生。当人们由于自身的经济状况或者有大量的金钱诱惑而被经济报酬强烈吸引的时候,我们可以预期到一个谨慎的代价收益分析和较高的利己主义行为的发生。

期望效用模型在社会两难运用中的一个最大缺点就是缺乏社会性,因此不能解释一些推动真实行为的非正统因素及这些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为了提供真实行为的程序化论据,理性选择理论不得不创建新的效用函数以解释每一个对理性的偏离现象。①尽管期望效用模型仍是当前两难决策的主导理论,然而决策领域里长期以来有质疑该理论的传统②,而且社会问题远比期望效用模型所预测的复杂得多。

2. 3. 2适当性逻辑框架

与期望效用或理性选择模型这些结果性逻辑”( Logic of consequence)不同,March (1994)③提出了适当性逻辑”(Logic of appropriateness)。即结果性逻辑认为,决策是基于人们对选项的结果偏好所做出的评价,而March提出决策有三个要素,情景的认知,个体特征以及规则的运用。决策基于决策者对自己这样一个问题的回答,即和我相象(特征)的人在与此相似的情景(认知)中会怎么做(规则)?”Messick (1999)①认为这一适当性逻辑比期望效用模型对社会两难有更有力的解释力。 适当性逻辑中,认知指的是,将当前遇到的情景与其他已经或者至少被部分理解的情景特征进行匹配,即对当前情景进行定义②。为了进行行为,人们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情景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对情景的定义。因此,认知是依赖于事件原型进行的分类行为,这些事件原型是一贯与事件中的典


型人物、事件的典型解释等有关联或有相互关系的一类特征。一个新的背景或经历越典型地属于己存的事件原型,就越有可能抓住该情景的本质。妨碍轻松快速地进行分类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意料不到的因素,离奇的行为,不确定性,含糊的归因,以及异常的背景信息等等,这些都会对认知过程造成更多的困难,消耗更多的认知和注意资源。假定我们的世界其本质是社会性,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在回答了这个情景是怎样的问题之后,再回答另外一个问题:“其他人怎么理解这个情景?”换句话说,这个情景中哪些是合乎规范的,其他人希望我们在这样的情景中如何行为?别人对情景明显的假定也可参与激活一个特定的事件原型,例如,人们都向远处逃去,当人们害怕的时候会这么做,因此这样一个情景中,害怕是适当的事件原型概念的一个特征就是对情景的解释是对一个原型的部分的整合,因此在认知层面去理解一个社会背景中的情景是可以的。 身份在适当性框架中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内容丰富的因素。它包括了个体带入社会情景中的所有特质因素,不但是个体的自我监控差异,还有其社会价值取向,个人的阅历、经验以及社会认同,文化的差异等等。在这些因素中,个人的阅历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当面对一个新的情景,人们从记忆或认知中搜索类似情景和事件原型的时候,人们的阅历会直接指导他们的即时反应和行为。这些方面的个体差异已经实会影响社会两难的决策行为。例如KelleyThibaut(1978)③指出,个体在两难实验中反映出的支付矩阵是不同于实验者所呈现的目标矩阵的。此外,个体对相似任务的不同经历能够使他们很快地了解新情景并做出不同的行为。提到事件原型,就会特别提及到角色原型在社会两难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角色原型包括标准的出色的人物的特征、地位、行为和价值观等。有时候,在两难实验中,角色特征可以是背景因素,例如,两难情景中另外一个当事人的角色是一个领导者或惩罚奖励的分配者。

规则不仅包括明显的、明文规定的行为方式,如,道德规范和法律,还包括不太明显或清晰的社会启发式以及习俗,如,妇女和孩子优先,以及习惯性礼仪。它为具有有限理性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应对不断接触到的潜在的、力量强大的刺激。它通过缩减选项简化人们的决策行为。Gigerenzer Todd(1999)①指出,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与更为复杂的运算法则相比,快速和俭省”( fast and frugal)的启发式是适用的,这类启发式在人们推及到新的材料时运用的尤其好。他们认为,这类启发式非常简易,容易引导行为。适当性框架与理性选择模型最显著的不同就在于它强调决策做出的过程就是规则驱动的训练。实际上,在适当性框架中,效用最大化仅仅是诸多可能采取的决策规则中的一个。适当性框架之所以比理性选择模型具有更多的社会性,是由于它假定人们进行决策时采用的规则通常是感知到的社会规范的结果②。 与理性选择模型相比,适当性框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并且适用于理性选择模型不适用的情景。因此,当一个两难情景中具有明显的或显著的社会因素,尤其当社会性因素与强烈的规范或显著的事件原型相关联时,适当性框架可以提供一个较为满意的决策估计。




首先,决策者通过身份和情景线索的交互作用形成的镜像对该情景进行观察并形成对该情景的定义。情景中可能会有一些目标线索,如,情景中的人物是谁,情景特征是怎样形成的,事件发生在哪,权威人士是如何看待这个情景的等等。相似情景的个人经历,如,这看起来像是我上周参加过的实验游戏,个人特质,价值观,这些都会影响到对情景的理解,如,把它看作一个合作还是一个竞争的任务。而且,决策者特殊的动机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关注的情景线索的不同,因此,对情景的处理倾向于利于一定目标或者易于将情景理解为情景中瞬间比较显著的部分。例如,一个食橱里只有通心面和干酪,钱包里只有软麻布的大学生,可 能更倾向于关注实验的货币报酬。此外,情景线索还可能通过个体身份影响到个体对情景的解释以及个体易于想到的特殊事件原型。身份与目标情景因素复杂的交互作用就产生了对情景最初的定义。对情景的定义是适当性框架中的核心部分。即这是个合作还是个竞争的情景?这是个群体任务还是个体任务?这是个游戏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个非重复性两难还是一个重复性两难?或者这个两难问题需要匿名选择还是公开选择?对情景的定义至少需要回答上面这些问题。

其次,从对情景的认识中得到行为列表。在对情景进行定义后,个体就会知晓有关的标准、期望、规则、习得的行为、技能,以及可能的策略。一些情景归类就会得出可能的行为列表,尽管可能由于一些情况比较模糊以至于列出的可能的行为比较多。 再次,选定决策规则并对其应用。对情景的定义可以得到一个决策选择集合,这些选项的选择是一个规则引导训练。然而,同一个选择可以应用很多种规则,就如同你去买票参加一个音乐会,你发现人们都在排队,于是有两个规则你可以选择,一是排队,二是插队。每个人都被期望排队等待,因为这样公平。如果有人插队,其他人就可以去责备或抵制,因为排队的道德规范每个人都应该明白。但是如果你有急事,你也可以征求他人的同意去插队。最后,是决策的做出。身份特征不仅对情景的定义有影响,它还对规则的选择有影响,因为身份因素中的个人阅历以及价值取向都可能影响规则的选择,它们会挑选出可能的一两个规则来引导决策行为的做出。①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从上可以看出,适当性框架考虑了更多个体的因素,比期望效用或理性选择 模型更具有社会性,因而它可能比期望效用模型解释力更大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22cd37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