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2023-03-05 18:3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欢迎阅读!
音乐教学,律动,声势,运用,初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王星

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17

要:声势教学的理念起源于卡尔·奥尔夫所建立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它是把身体当成一种乐器,把拍手、跺脚、拍腿这种身体律动进行节奏训练。文章主要就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声势律动;初中音乐;教学

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对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越来越重要。初中音乐教师借助于声势律动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助于中学生熟练的掌握音乐音乐节奏,提升音乐素养,进而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在音乐教学中引入声势律动教学,最典型的是奥尔夫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声势律动由于其操作简单、节奏明快,因而成为音乐教师比较喜欢的教学方式之一。 一、声势律动教學的内涵

声势,乃是指将个人的身体视为乐器,依托肢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实现发声。包括双手互拍、拍打肩部、跺脚等动作。可以说,声势乃是主体用以实现对自身情感外部表达的最为直接的形式。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音乐知识掌握程度,运用肢体动作完成声势练习,这种教学和练习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是全新的学习体验,当授课教师让学生领会了声势的奥秘之后,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音乐知识的接受与消化,同时亦能够在声势练习的过程之中,实现对学生智力水平以及创新思维的有效训练。律动则要求学生在进行肢体动作的过程之中,应当保证自己肢体运动的频率同音乐的节拍相一致。律动教学是奥尔夫和达尔克罗兹都提倡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良好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肢体协调性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声势律动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声势律动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音乐感知力以及音乐领悟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节奏感,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下面我们将对其展开探究。首先,依托将声势律动运用于初中音乐课堂之上,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音乐知力以及音乐领悟力,使学生把握节奏的能力得到增进。其次,依托声势律动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节奏感,在音乐的欣赏与律动中,强化协调性,一定程度上改善形体。最后,依托声势律动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声势律动中,学生会根据音乐与律动来产生联想与想象,提高想象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声势律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节奏模仿法。节奏模仿法就是让学生对动作和声响的模仿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音乐学习内容中节奏教学的基础功课,通过节奏模仿游戏进行节奏练习,很容易去把握、感受节奏型,同时有助于训练听觉的听辨与记忆能力。

(二)游戏法。在中学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 有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节奏接龙游戏,就是在音乐课堂上,教师打出一个节奏,要求学生紧跟着教师的课堂节奏,快速的对教师打出的节奏进行模仿。节奏接龙游戏方法多样,有接尾法、接头法、即兴接龙等。如接尾法:就是老师先拍四拍,然后学生重复老师的后面两拍,接着学生自己即兴拍两个节拍,一起合成四个节拍。接下来,老师又接过学生的后面两拍重复,接着老师同样即兴拍两拍,再换一个学生接老师的后面两拍,再即兴两拍,如此轮流下去。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

(三)声势与律动的巧妙结合。声势律动既可以视作整体概念,也可以视作有着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的组合,对于后者理解而言,声势只有具备了律动的意蕴,才能彰显其对音乐现的作用。这里可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两步教学:第一步是基于简单或学生熟悉的音乐《青春舞曲》等,培养学生基于音乐直觉而关注声势的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用声势表达音乐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直觉性,但声势原本就来源于人对音乐的最直接的感知,因而这样的教学策略应当是自然且有效的。第二步是换用其他的节奏明快、旋律明显的音乐,培养学生用声势表达的能力,这一步是上一步形成的能力的迁移与拓展,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主要是帮助学生去体验、把握音乐节奏,并寻找有效的表达方法,这些方法的正确使用,往往体现着声势律动的运用水平。这两步相辅相成,可以充分体现声势律动在音乐学习中的作用。

(四)意境欣赏法。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的魅力,就得想办法使学生自己的心境音乐的意境相互结合。意境欣赏法就是通过营造意境,让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的意境,从而提升学生的心境感受能力。例如,在学习《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个作品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美丽田野风景的静音小视频, 投放在投影仪上,教师通过钢琴等乐器伴奏,或者用优美飘扬的清唱开场,为学生营造一个学生们此时此刻就在绿油油、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的一种意境。有了视觉感观后,教师引导着学生可跟随着意境,一边想象自己飞翔于希望的田野上,一边随着身体自然产生的摇摆律动歌唱,用心去体会这首歌的美。 综上所述,声势律动是音乐与肢体动作的结合亦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更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自我和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刻理解声势律动教学的内涵,挖掘声势律动教学的优势,利用声势律动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学生音乐感知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马莉.音乐课中声势律动教学微观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201830.

[2]王琴.律动校园,音乐绽放——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8381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22e2d0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f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