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节的来历200字

2022-07-10 04:3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元旦节的来历200字》,欢迎阅读!
来历,元旦,200

元旦节的来历200



关于元旦节的由来大家是不是也很好奇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元旦节的来历200字,希望能够帮到您!

元旦节的来历200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是意思,旦欢度元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语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元朔。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1日为新年。

公元192019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2019),并规定阳(公历)1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9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


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中国的元旦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的象形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下面的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2019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


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2019),并规定阳(公历)1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9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232871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8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