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性妆容

2023-01-10 07:1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朝女性妆容》,欢迎阅读!
妆容,唐朝,女性

唐朝女性妆容



唐朝时期的妆容,最为经典的便是仕女妆,其化妆的次序主要分为以下七点:一敷铅粉、二抹敷脂、三涂鹅黄、四画黛眉、五点口脂、六描面靥、七贴花钿。当然,倘若你用浅显的语句进行描绘的话,也就是如今的涂胭脂、画口红、修眉及花钿。

人对于美的感触,虽然在每个时代都有所不同,但是对于面容的重点关注地方,却是非常相似的,只不过因为时代的不同,有不一样的称呼罢了,比如对于古人而言,“上粉底”被称作“上铅粉”“画眉毛被称作“画黛眉”“擦口红”被称作“上唇脂”

当然,其实唐朝女子化妆和如今的我们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她们喜欢在眉心、太阳穴与嘴角画动物、植物,称为花钿,若以金箔制成则称金钿,从而表现出女子的妖媚艳丽。

有趣的是,唐朝人还喜欢“点面靥”,就是在面颊酒窝处以胭脂点染,或像花钿一样,用金箔等物粘贴。该化妆方式源于宫廷生活的一种特殊标记,后来被传到民间之后逐渐成为了一种妆饰,并衍生出了不少的花样,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有的还饰以各种花卉,俗称“花靥”

同时,唐朝女子涂口红的形状和方式也和我们有所不同,她们流行心形、鞍形与一般形,心形是上下唇画成正、倒爱心状,鞍形是上下唇皆画成M字形,一般形上唇依唇形描红,下唇为半圆形,无论哪形的唇脂面积都比嘴唇小。

不仅如此,唐朝女子对于粉底和腮红的态度也和我们如今有所不


同。在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唐朝杨贵妃喜欢上很白的粉底,再擦上很深的腮红,红到连擦汗的手帕也染红,因而蔚为流行,当时女性竞相模仿。

无论是唐朝时期的人,亦或者是如今的我们,对于眉毛都是非常重视的,而唐朝画眉也被称为画黛眉,其花样非常之多,比如唐玄宗在四川的时候,便曾经令画工画《十眉画》名目有鸳鸯眉、小山眉、倒晕眉等。其中,阔眉是主要眉式,初唐一般都画得较长,盛唐以后开始流行短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27284929d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