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的孩子们》读后感

2024-01-24 09:3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延安的孩子们》读后感》,欢迎阅读!
延安,读后感,孩子

《延安的孩子们》读后感



《延安的孩子们》读后感1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叫《延安的孩子们》,这篇课文讲:延安八路军子弟小学的学生酷爱读书,但图书极度匮乏。于是,学校的师生们自己动手做“书”。后来,周恩来同志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向孩子们赠书。赞扬了延安的孩子们那种求知若渴的精神。延安的孩子们那种酷爱学习的精神实在使人佩服,想起我以前曾经做过的事,可真够惭愧。

有一次,我让妈妈替我买本书,因为作业多了点,所以不能亲自去买。妈妈买给我了,可是不是我想买的那一本,这是不同出版社的。于是,我大发脾气,接过书就往垃圾桶里扔。现在想起来,当是真的很不懂事,是我没有说清楚书的特征,虽然是妈妈买错了,但我也不能扔掉它。一本书,对于延安的孩子们来说,多么重要啊!要是他们,他们会把书扔掉吗?不,绝对不会。

还有一次,几个朋友来我家。我听到敲门声,就立刻放下手中的作业,和她们一起玩了。可恶的电视,为什么就是这是这时候停电,烦得我们直发愁。不然,我灵机一动:“折纸飞机!”“好啊!”“巧点子!”“同意!”于是,我进入房间拿纸,为什么偏偏这时候没纸呢!我只挠头皮。这是,我的目光被一本作文书吸引住了,心想:“这不是昨天爸爸给我买大作文书吗,反正留着我也不看,不如用来折飞机。我拿着这本作文书出来,她们说:“那样好吗?”我说:“凑合凑合。”我先撕了一张,接着,她们也玩起来了……

傍晚,我还没有做完作业,爸爸下班回来:“你怎么还没作好作业?”“作文很难。”“就用我给你买的作文书参考参考。”糟!书已经成纸飞机了,怎么办?撒个谎吧:“借……借人了。”“刚买回来就借人……唉,我教你吧。”事情总算混过去了,要是知道作文难,我就不拿那本书折飞机了??我值得抱怨吗?不,应该怪自己不努力读书,不爱惜书本。


我们生活在幸福的社会里,要什么有什么,要本书有何难?我们何尝不去认真努力读书,学习延安的孩子们那种酷爱读书的精神?用我们的知识去装点祖国的未来,那么祖国会更加灿烂辉煌!

《延安的孩子们》读后感2

当我们肆无忌惮的懒洋洋地读书时,我们如此的表现,令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篇__――《延安的孩子们》。__中的孩子们是多么的渴望书籍啊!可是,我们现在呢?这让我感到惭愧、内疚……

当我读到一些烈士子女上不了学,有的甚至成了乞丐、流浪儿!他们来到延安,看到别的孩子进学校读书,只能眼巴巴地羡慕他们时。我不禁有了感想:如今我们上学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啊,可是我们却完全被家长、老师逼着学的,当时的孩子是对学校可望而不可及!他们与我们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我也感到很羞愧……

“他们看见书,就像一群饥饿的孩子闻到香喷喷的饭菜,馋极了,恨不得一口吞进肚中。”这一句让我感慨万分:听听我们上课时懒洋洋的读书声!男孩儿没有男孩儿的阳刚之气!女孩儿没有女孩儿的委婉之气。像一群和尚、尼姑在念经……尤其是何旭,像个小老头儿似的,还故意“阴阳怪气”地念着:“机关单位――为孩子们!――捐赠了――100多本书――但还是――满足不了酷爱读书的孩子们的渴求!”我一听就知道何旭是俺的“偶像”――“呕吐的对象”!这样的读书声怎能表现出对学习生活的“爱”怎能表现出对极度渴望成为祖国栋梁之材的'迫切心情?这样的读书声完全像些没出息的“混混”!

因为这样,我才更加敬佩以前那些少年儿童了,因为在第4自然段写到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己动手从报纸上剪下适合自己读的好文,经过编辑贴在本子上,然后由美术老师和同学自己画上封面,做成一本本“可爱”“书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2738852ba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